【概 況】尚湖鎮由原練塘、冶塘、王莊三鎮合并而成,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總人口約12.5萬,其中戶籍人口約7.94萬人,常住人口約10.7萬人,榮登“2023年全國千強鎮”榜單。2023年,尚湖鎮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35.3%,稅收超千萬企業家數同比增長83.3%,610個工業點位稅收申報數同比增長30.9%;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54.06億元,穩中有升;工業用電量達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0.35億元,其中工業投資11.58億元,持續保持高位;分別完成限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66.69億元、4.6億元;進出口總額達4億美元。
【經濟發展】2023年,尚湖鎮圍繞三大產業方向更快推進項目建設,新開工中集智谷、振業汽車等產業項目10個,竣工投產禾澤汽車、創軒激光、首鐳激光等項目20個。啟動智能化數字化改造項目40個,獲評省星級上云企業11家,中集智谷掛牌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加速基地”,眾捷汽車獲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瞪羚企業和蘇州市智能工廠,因達孚入選省潛在獨角獸企業,博眾、金申、歐泰克入選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強激光所認定為蘇州市新型研發機構,新增蘇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蘇州市企業技術中心3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6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82家,創新型中小企業53家,認定數和備案數均創歷年新高。注冊落戶人才企業3家、科技型企業37家,認定省雙創領軍人才1家、姑蘇領軍人才1家、“昆承英才”領軍人才2家。加快盤活存量資源,簽約拆舊地塊293畝,274畝啟動復耕驗收流程。啟動中集、天璽、宜第安、夢飛等4個產業園更新項目,推動470畝存量建設用地實質性更新,完成2608畝存量產業用地更新規劃方案,其中翁家莊工業園片區634畝列入市級項目庫。完成143家3.9萬畝糧食作物種植、86家2315畝水產養殖、38家1928畝果蔬種植及農業設施用地租賃等項目的流轉發包工作,113個集體經濟組織全部納入第三方監管,農村產權交易、農村集體資金非現金結算、村級零星工程均實現平臺“云”監管。推動鎮農文旅公司實體化運作,實現營收415萬元,實施原轄區調整前的經發公司、投資公司變更登記宗地19處,完成雙證齊全直管公房變更登記不動產權證17處,完成資產調撥現狀移交單證直管公房13處、無證30處和城建經營性用房8處。年內盤活國有(集體)閑置資產7家,清理轉租資產5家、陳欠租金4家。完成整合一體化公司商服門面64處、工業(住宅)用地9處。全年保潔整治費用節支超70萬元,保潔考核扣款累計超55萬元,戶均整治費用同比壓降超25%。安置房物業費節支158萬元,同比壓降25.7%。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項目90個,中標總額較預算標底價下浮1385萬元、14.6%。大力壓減政府非必要支出,牢牢兜住“三保”底線,實現債務風險等級“降級轉色”。
【社會事業】2023年,尚湖鎮啟動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生態管控區調整、翁莊園區規劃修編等各類規劃項目26個,“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完成全覆蓋;192處共13.7萬平方米違章建筑按期拆除,通蘇嘉甬鐵路尚湖鎮民宅拆搬遷項目192戶順利簽約,34天完成主線段94戶清零,累計去化房源249套。王莊區域歸并移位完成方案報批,首期地塊簽約32戶,冶塘、練塘區域移位方案持續深化,全年通過農宅翻建管理釋放復耕潛力31畝。新和佳苑一期安置房完成交付,尚湖夢樂城正式投用,尚湖大道鎮區段完成路面大修改造,金羊路完成改造并首創“政府主導+企業聯合更新”建設模式,練塘農貿市場更新改造提上日程。新增“千村美居”點位42個,創成首批“蘇州市特色康居鄉村”14個,建成投用建筑裝修、綠化大件及廢紡垃圾等終端消納中心3處,清理歸整亂堆放2185處,發布“五治融合一起‘尚’”人居環境長效管理品牌,東橋村獲評省級生態美麗宜居示范村,鄉賢助力案例獲評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十佳”典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成效站穩全市“第一方陣”。640畝低效田塊改造提升和3000畝高標準農田提升項目啟動實施,水稻、小麥平均畝產分別超650公斤和350公斤,實現“雙豐收”,統一供應優質稻麥良種超122萬斤,優質品種超80%,良種覆蓋率超98.5%,王莊西瓜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成功培育蘇州市級示范家庭農場2家,“百萬收入”家庭農場1家,新型職業農民7位、其中“80后”青年3位。尚湖幼兒園擴建和尚湖中心小學維修改造項目順利竣工,練塘小學獲評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練塘衛生院、冶塘衛生院完成優化整合,成立尚湖中心衛生院,投用顏巷社區衛生服務站、常熟醫學檢驗所練塘共享分中心,練塘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達到國家級推薦標準。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迎陽護理院迎來第一批老人,6個村共183戶老年人適老化改造順利完成,發放尊老金1261.5萬元。全年組織各類文體活動144場,惠及群眾37.1萬人次,成立“錫澄張虞”旅游戰略聯盟,“四色游”品牌成功發布,“和美雅鏡靈韻尚湖”入選蘇州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黃草蕩里話百年紅色精神入人心”和“非遺黃麻制作技藝”入選第三屆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案例。便民服務中心新大樓建成投用,整合公安、稅務等窗口,“一件事”“一業一證”落地見效。開發2家就業見習基地共41個見習崗位,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98人。老兵行動志愿者服務隊入選全國退役軍人關愛青少年志愿服務項目。全鎮工傷事故起數和火災起數實現“雙下降”,“班前班后五分鐘”教育實現全覆蓋,先后完成1280臺沖壓設備、127處隱患房屋、58個鎮村工業集中區與群租廠房的排查整治、精準提升,對440家小餐飲“氣改電”“瓶改管”和596家本家生產經營性自建房進行整治,整治進度均居全市首位。完成各類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任務425項,關停“散亂污”企業(作坊)128家,全鎮PM2.5濃度同比下降9.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升8.7%,改善率分居全市第三、第一,環境信訪同比下降34.9%;穩步推進中創污水處理廠重整工作,啟動元和塘治理工程,完成錫北運河整治工程前期踏勘上報,疏浚河道34條,建成生態美麗河湖2條,完成4條劣V類河道銷號和15個自然村共345戶居民生活污水納管處理,官塘斷面榮登蘇州生態環境質量紅榜;全年辦結偷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案件27起。整合力量組建鎮矛調中心,全年化解(鈍化)信訪積案20件,超過前三年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