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高新區:
【概 況】江蘇省常熟虞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以下簡稱虞山高新區)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前身為虞山工業小區。2003年3月更名為江蘇省常熟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2017年8月11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籌建江蘇省常熟虞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虞山高新區區域面積88.93平方千米,有中交、中車、恩捷、佛吉亞等多家世界500強和國內優質企業和常熟開關、汽車飾件、通潤驅動等多家本土企業。先后獲“國家火炬計劃常熟電氣機械產業基地”、國家級“出口電子信息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江蘇省兩化融合示范區”。2023年,虞山高新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5億元,比上年增長1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84.63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38.06億元。年內,省重大項目東威科技新建項目開工奠基,巡鷹新能源新建項目再次刷新重大項目建設審批。
【招商引資】2023年,虞山高新區簽約威海邦德、帝航二期等11個重點項目,其中超10億元項目2個,總投資45億元。開展“鏈式”招商,舉辦虞高新“睿見如故”新能源產業研討會、上海商行投融資促進會。年內,佛吉亞、麗瀑光能、弗蘭科希、奧升德等外資企業持續增資擴產,麗瀑光能獲評蘇州市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地科技招商項目295個,立項市級以上雙創領軍人才項目38個。
【科技創新】2023年,虞山高新區有高新技術企業18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7家,各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9家,年內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7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企業技術中心6家,泓博通訊獲批國家級博士后創新工作基地。西大創星孵化器獲省績效評價優秀,創新智造產業園獲評蘇州科技企業孵化器。全年凈增發明專利229件,技術合同成交額11.5億元。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12.9億元,比上年增長9%。長城精工獲批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立項。實施“智改數轉”項目146個,骨干企業“智改數轉”動態全覆蓋,新增工業機器人295臺(套),獲評智能化、數字化榮譽45項。常春汽車零部件獲評國家級5G全鏈接工廠,2家企業獲評蘇州市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
【開發建設】2023年,虞山高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02億元,其中工業投資33.52億元。深化“虞企同行”先鋒專員工作機制,推進東威科技、裕達豐等17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巡鷹新能源項目“一天九證”實現交地即開工。推進吳越智創、多科智能等22個續建項目,其中歐立通、帕諾新能源等10個項目竣工投產。新建高標準產業載體空間38萬平方米,竣工投用7萬平方米。布局“智融系”三大片區,完成概念規劃、更新計劃、單元組團設計編制,智融·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產業園啟動建設。域內深圳路、柳州路北延、新勝路按期通車。
常福街道:
【概 況】常福街道位于城市北部,與江蘇省常熟虞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深度融合。區域面積88.93平方公里,下轄21個村、11個社區(含1個撤村建居單位),常住人口16.2萬人。2023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5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84.63億元,限上批發業銷售額81.4億元,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8億元。獲評第五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街道、江蘇“味稻小鎮”、2023年全省“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蘇州市養老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
【經濟發展】2023年,常福街道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化,41家規上企業產值增速超10%,32家企業新入庫“四上”名單,常熟汽飾、日禾戎美入選蘇州總部企業。穩步推進“雙碳”工作,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13.4兆瓦,通潤驅動獲評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立項建設高標準農田3600畝,竣工2600畝,實現糧食生產5.19萬畝,總產量2.5萬噸。實施智慧農業改革,光明村創成蘇州市智慧農村示范村,勤川現代農業獲評省糧食生產無人化農場。培育特色農業品牌,新認證綠色食品4個,“恒洋澳龍”上榜全國特質農品名錄,虞美潤家庭農場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國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做強農文旅融合新業態,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虞山優農、亨霖現代農業對外營業,莫凡莊園獲評常熟市五星級旅游民宿。村級經濟抱團發展,探索委托經營、飛地投資等路徑,村級平均年收入提升至1522萬元。統籌實施常福街道詳細規劃編制,高標準完成《常福街道城鄉融合發展片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推動全域“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全覆蓋。全年推動實現拆舊復墾198畝,零散地整治項目納入省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完成重點項目搬遷41戶,收儲收購企業8家。提質增效地塊企業全部簽約,緯一路及周邊地塊騰退清零,騰出發展空間700畝。
【社會事業】2023年,常福街道不斷優化公共資源供給,民生領域支出8.52億元,增長超20%。市工人文化宮、市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竣工投用,丁壩集貿市場重裝亮相,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正式運營,大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設備提檔升級。加強“一老一小”保障力度,深化幼托一體建設,新備案托育機構1家、新增托位40個;建成小區養老服務用房5處,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381戶,布點“家門口的老年大學”3所,新增學位670個。扎實推進就業與用工服務,打造特色就業服務站2處,新增就業崗位4100個,開展社保“擴面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年度增量處于全市前列。
【人民生活】2023年,常福街道持續推進“千村美居”工作,建成美麗村莊25個、蘇州特色康居鄉村14個,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41戶。明晶村王家浜榮獲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江蘇省綠美古樹村莊;常福村、福圩村獲評江蘇省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繼續鞏固小區垃圾分類“三定一督”運行成效,加快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片區農宅有效改善,全年審核放樣489戶,完成翻建641戶。完成新一輪鄉村公益醫療互助,籌集互助資金617萬元,惠及農戶3434人次。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發放各類救助金、慈善金945萬元;安置返鄉退役士兵19名,發放重點優撫對象補助慰問金875萬元。不斷深化河湖長制工作,持續強化水岸同治、控源截污,有效整治太湖流域入河超標排口41個,治理劣V類水體4條、銷號17條,建成幸福河湖5條。大力實施文體惠民活動近300場,榮獲常熟市級以上群眾文藝獎項10個,群舞《曲·徑》、評彈《老墻故事》、書法《路松雪齋題跋數則》分獲蘇州市“繁星獎”金、銀、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