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沙家浜鎮地處江南水鄉,境內水域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自古以來,天傳史成的沙家浜,便有湖家浜、晏家浜、徐家浜等“36個浜”,素有“開門就見水,抬腳就動櫓”之說。所以,歷來沙家浜鎮每家每戶都擁有自己的船只,走親訪友、婚喪喜慶、抑或田間干活,乃至小販沿著河灘挨家挨戶進行叫賣,等等,都要用船。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孕育而生了沙家浜獨特的“水”文化,造就了水鄉郁味獨特的“沙家浜水鄉婚俗”。考古資料證明,早在4500多年前,沙家浜就有先民聚居于此,繁衍生息于此,那時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原始的區域性婚姻習俗。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沙家浜水鄉婚俗除具有常規的婚俗禮節之外,還形成了自身特色,主要環節離不開水,迎親必須要用船來。沙家浜水鄉婚俗,一般有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娶。“迎娶”是婚禮的最后一道儀式程序,也是最隆重,最出彩的地方,凸顯六個與眾不同的顯著特點:
(1)具備迎親船、嫁妝船:用于接新娘、接嫁妝。
(2)迎親時表演“搖出水”、“外出跳”:充分體現接新娘搖船人的歡樂喜慶和高超技藝。
(3)“公爹搶水落團圓”:象征新人進門,一家人團團圓圓。
(4)特邀堂名鼓手在婚宴中演奏快樂、吉祥的樂曲,營造喜慶祥和的氣氛。
(5)特請獨具才藝的茶擔藝人擔任婚禮司儀,主持“傳代”、“吃跳板茶”、“吃花宴”、“吃花燭”等禮儀。
(6)“哭嫁囡”:待到新郎娶到新娘準備從女方家出門時,新娘上轎時哭哭啼啼,新娘的娘親同時也要哭哭啼啼。此哭認為大吉大利,哭得越響,婆家越有財。
沙家浜水鄉婚俗,是吳文化傳統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其婚配內容與形式、婚禮程序、婚俗演變與特點等向人們展示江南地區婚禮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最為隆重的形式之一。同時通過沙家浜婚俗中的某些“繁文繡節”,讓我們觸摸到的水鄉人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對社會、家庭的深深責任。沙家浜水鄉婚俗是禮儀風俗的精華,它凝聚著水鄉人民在生活中的高度智慧與獨特魅力,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