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從1米高度看城市”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城市肌理的生動實踐。近年來,這座江南名城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抓手,堅持兒童優先理念,從空間優化、服務供給、家庭賦能等多維度發力,打造出可感知、有溫度的“兒童友好生態圈”,讓城市發展成果真正惠及“最柔軟的群體”。
走進常熟的社區、街區,“童趣”元素隨處可見。閱江佳苑社區打造800平方米兒童綜合活動中心,10個特色功能教室涵蓋科普、藝術等多元場景;聆湖社區定制個性化IP形象“小水滴”,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張家橋村依托“小農人”科普教育基地,讓孩子們在田園實踐中感受自然魅力。作為核心示范項目,琴湖溪里兒童友好街區以“自然課堂+科普基地+美育空間”為定位,打造集教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成長天地,這里有植物豐富的口袋公園、智能化安全管理的主題游樂場,還有融入垃圾分類互動裝置的科普實踐基地,讓孩子們在探索中激發創造力。截至目前,常熟已建成蘇州兒童友好社區(村)8個、街區1個、學校6所、醫院1個,兒童友好場景遍布城鄉。
常熟將“兒童需求”作為城市治理的風向標,推出一系列暖心舉措:針對“接送難”問題,市交運局聯合公安部門推出“放心上學路”公交快線,覆蓋18所學校,為上下學高峰期出行護航;全市53所幼兒園開設托班,實現“托幼一體”服務全覆蓋,滿足“幼有善育”的多層次需求;在困境兒童關愛行動中,“新時代阿慶嫂·愛心媽媽”結對模式凝聚政府、社會、家庭三方力量,通過日常走訪、微心愿點亮、研學活動等,為留守困境兒童撐起“溫暖保護傘”;“法治非遺課堂”、“四點半課堂”心理健康欄目、非遺科普體驗等項目輪番落地,助力兒童綜合素質提升。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起點,常熟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實施“虞”你“童”行家庭教育指導、親子共融計劃等六大項目,覆蓋親子關系、抗逆力培養、新市民家庭賦能等領域。結合市應急救援實訓中心的“家庭安全自護三年行動”,持續開展貼近家庭日常生活的安全防護知識培訓。
“兒童友好不僅是城市溫度的體現,更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維度。”如今,琴湖溪里兒童友好街區的秋千上、圖書館的適兒化閱讀區里、主題商場的親子互動空間中,孩子們的笑臉已成為常熟最動人的城市名片。這座以“兒童友好”為筆的城市,正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幼有所育、學有優教、樂有良伴”的美好答卷,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一米高度”看見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