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沙家浜2025年紅色文化季系列活動發布,通過主題展陳、大思政課、紅色宣講、全媒體直播、數字文旅體驗等形式,立體呈現沙家浜作為江南抗戰重要根據地的紅色底蘊,將紅色基因轉化為文旅融合的強勁動力,構建兼具歷史厚度與體驗深度的紅色旅游體系,讓紅色文化從可觀走向可感、從記憶走向共鳴。
科技賦能史脈新生
6月,紅色全感劇場《長征·四渡赤水》正式上線,通過全新VR科技帶領觀眾以“我”的視角親身體驗,構建多維度紅色教育體系。同時,劇場聯動周邊紅色體驗項目,共同發起紅色文化、數字文旅等沉浸式體驗話題挑戰。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思政課展演、革命文物展覽、多本紅色書籍首發、紅色研學活動發布,以及VR/XR沉浸之旅、“船承”初心水上黨課、紅色主題書展簽售等活動陸續開展中。
館際聯展鐫刻初心
7月,《書報銘碧血八秩記丹心——雨花英烈中的新四軍人物》專題展覽聚焦11位雨花英烈,精選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抗戰時期原始文獻、歷史圖片和南京圖書館館藏書籍報刊,深度關聯蘇南東路抗戰史,再現陽澄湖畔軍民并肩抗敵的壯闊篇章。
9月,戰斗在蘆蕩——常熟“民抗”文物展將融合常熟博物館及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相關館藏文物資源,以“烽火脊梁”“鐵血忠魂”“民心所倚”“血脈相連”四個單元,立體還原常熟“民抗”從星火初燃到燎原東路的歷史軌跡。
風起蘆蕩薪火相傳
5月至11月,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風起蘆蕩燃薪火”大思政課陸續走進8所大中小院校,通過紅色故事宣講、情景演藝、互動教學等形式再現蘇南東路地區抗戰歷史,弘揚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點燃新時代信仰之光。
7月,“小青松”宣講團第二屆訓練營活動開啟,通過紅色研學、技能培訓、服務實踐,培養青少年愛國情懷,持續優化紀念館志愿宣講隊伍。
以文載道以影傳聲
6月至9月,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暨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價值和生動實踐主題征文活動聚焦常熟抗戰歷史與紅色資源傳承,探索其在新時代的生動轉化及創新實踐,打造“沙家浜樣本”。
7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全媒體行動將通過融媒直播、微紀錄片講述新時代的“沙家浜故事”,展現革命熱土的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
軍民同心藝韻傳情
8月,“薪火傳承沙家浜·崢嶸歲月憶江抗”主題活動將通過五方共建,深化軍地聯動,續寫新時代的軍民魚水情。
7月至8月,沙家浜蘆荻戲劇社和阿慶嫂藝術團分別在瞻仰廣場、碑亭上演京劇選段《十八棵青松》和地方紅歌《老天》《民抗是龍頭》。
7月至11月,“水鄉尋印記·蘆蕩踐使命”水上沉浸式實境課堂以“解碼紅色基因·賡續人民力量”為核心,借助水陸沉浸聯動教學,在蘆葦烽火與碧波綠脈的交融中,打通革命精神傳承鏈與新時代群眾路線實踐鏈,達成“紅色基因活化—治理智慧轉化—綠色發展內化”的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