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常熟段通航環境復雜,主航道與專用航道縱橫交錯,丁壩潛堤多、洲灘沙頭變化大,險情事故易發,給水上交通安全帶來嚴峻挑戰。常熟海事局堅決夯實安全基礎,織密水上安全網,全面提升轄區本質安全水平,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有效遏制險情事故發生。據統計,2022年長江常熟段險情事故低位運行,安全水平較去年同期穩定提升,險情總數量同比降低65%,其中擱淺險情同比降低65.4%,安全綜合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一是分類施策,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按照船舶發生擱淺水域,分析研究,制定相應對策,在通州#2-1危險水域標,通州#1提示岸標,通州沙#1號航道信息浮上設立了三臺航標激光燈,實現夜間持續性標識安全提醒,防止船舶抄近貪邊航行。通過“土洋結合”方式在鐵黃沙尾、狼山沙丁壩潛堤附近設置了防擱淺警示設施警示。推動航道部門設置Y#1紅浮實體浮,督促相關方面及時進行應急疏浚作業,有效遏制營船港專用航道口門處擱淺頻發態勢。
二是夯實基礎,監管方式創新突破。推動召開常熟港專用航道通航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會議,破解船舶擱淺多發困境,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制作易擱淺水域警示圖,對航路航法進行指引性標繪,編發防擱淺微信推送,對易擱淺水域及擱淺多發水域進行重點提醒,并輔以典型案例進行警示教育。持續開展錨泊秩序整治和違章航行查處,凈化通航水域,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規范航行行為,營造良好通航秩序。積極開展“百日攻堅行動”,認真梳理安全隱患,逐項排查風險源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全力保障轄區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三是科技助力,高質量保障通航安全。運行使用覆蓋通江河口的智能卡口系統,實現轄區典型場景智能卡口全覆蓋、典型抓拍距離全覆蓋。運行“長江常熟段港航一體化信息系統”,推進港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運用多維感知系統,提升動態感知能力,完善無人機、電子圍欄系統、小目標雷達預警系統在擱淺多發等水域安全監管中的運用,對闖入船舶進行點對點預警和提醒,智能管控水平和應急能力明顯提升。
四是突出重點,安全監管成效顯著。分析轄區歷年枯水期擱淺事故,動態研判秋冬季通航安全形勢,提前謀劃,多措并舉,謹防擱淺險情的發生,特別針對極端高溫下“汛期反枯”現象,科學研判,提前籌劃部署,靠前宣傳服務,從嚴監督管理,全力確保轄區水上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同時壓實各網格負責人職責,召開擱淺安全隱患消除研討會,掌握通航安全保障工作的主動權。強化問題導向,圈出監管領域的薄弱短板,整合執法資源強化重點監管,做好針對性防擱淺宣傳。以陸海空天四位一體巡航執法體系為抓手,全方位監管轄區動態,對偏離航道、橫越等行為及時掌握。加大現場違章行為的查糾力度,嚴控船舶航行期間發生擱淺險情。通過智慧江海系統設立電子圍欄,及時提醒貪邊航行船舶遵守定線制規定航行,認準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