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政策宣傳指導。建立覆蓋各鄉鎮板塊及30家重點企業的“關領導掛鉤聯系重點板塊、重點企業制度”,常態化開展調研走訪。結合“關長送政策上門”推動化解企業屬地查檢、維修再制造等各類難點訴求10余個。組織“虞企關愛”綜合型政策宣講活動7次,直接覆蓋外貿企業200余家。用好電臺訪談、報刊電視、新媒體等載體,廣泛解讀政策、宣傳成效190多次。
二是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用足用好各類減免稅政策,1—11月份,常熟海關為享惠單位減免稅款1601.7萬元,同比增長39.2%;涉及貨值1.8億元,同比增長37.1%。指導企業靈活運用RCEP、“中國—東盟”等自貿協定優惠規則,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3.14萬份,同比增長14.5%,其中簽發RCEP證書金額16.4億元,同比增長19.3%。年內精心培育新增高級認證企業2家,全市累計達25家,培育新增“經核準出口商”2家。
三是著力暢通通關渠道。助力轄區企業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解決跨關區通關異常等疑難問題17個。深化“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改革,通關時效持續保持最優水平。推廣應用“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便利化措施,簡化亨通光纜、風電設備等大型貨物通關中轉流程。創新支持興華、長江港務等港口實現鄰碼并卸監管模式,直接節省企業物流費用約400萬元。探索進出口和保稅貨物監管環節無感流轉,支持興華港應用“區港聯動”模式開展轉口貿易、區內直轉等業務進出口約5.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