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常熟市莫城街道柯笙鎂百貨商行,員工們正在有序打包一批拖鞋等商品。經南京海關所屬常熟海關監管,該批貨物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發往越南。
“市場采購為我們這些小商戶的出口打開了新思路。”柯笙鎂百貨商行老板鐘美軍介紹,“以前我們只做國內市場,不敢嘗試外貿,但是借助市場采購無票免稅、簡化申報、快速處置的優勢,我們也敢夠一夠國外客商的訂單了。”
鐘美軍所說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為“單小、貨雜、品種多”的無票出口貨物提供的解決方案,在該模式下,更多的中小微個體商戶可“無痛”參與外貿出口。同時,商戶可借助常熟海關打造的“轉關+一體化”通關雙通道,將貨物從全國113個口岸出口至全球超17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就近快速出口,大幅節約物流成本。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常熟市場采購出口總值達40億元。
2019年,常熟服裝城推出常熟市場采購貿易出口運營平臺“市采通”。“‘市采通’連接了海關、商務、稅務等部門,將企業準入、遠程監裝、價格管控等監管服務,與注冊備案、組貨拼箱、免稅申報等出口服務進行‘一站式’集成,有效解決了中小微經營主體合規出口難題。”該平臺開發運營方,江蘇中服焦點跨境貿易服務有限公司關務總監高業超介紹。
新平臺蘊藏新機遇,同時也帶來新挑戰。市場采購涉及企業小而雜、多而亂,“知產侵權”“虛報價格”“夾藏夾雜”等風險不容忽視。
為進一步促進市場采購貿易健康快速發展,常熟海關立足轄區市場采購貿易服務企業超1萬家、年監管量超4萬單的實際情況,在創新監管方式上積極“探路”。2024年,常熟海關在全國海關系統首創“三環聯控”智慧風險防控新模式,針對知識產權侵權、虛假貿易、管制類貨物走私和夾藏夾帶等3個方面,應用科技手段實施智慧風險防控。
“三環聯控”監管模式基于海關風險管理理論,在常熟市場采購政府端聯網信息平臺上,新增“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模塊”“智慧價格風控模塊”“偽瞞報風險模塊”3個風險防控模塊,利用AI圖像識別等信息技術完成監管。
以常熟市莫城街道豐慧昌服裝經營部為例。此前,該商行老板王小鳳在“市采通”平臺上申請出口一批價值106.7萬元的面料、吊牌、拉鏈等服裝面輔料時,系統提示其中8.6萬元的拉鏈是YKK品牌。該品牌已在海關總署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系統備案,須有品牌權利人授權才能出口。“海關指導我們拿到了該品牌權利人的授權,保障貨物順利出口至柬埔寨。盲目申報會面臨更多出口風險,以后我們會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王小鳳說。
“三環聯控”模式運行以來,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模塊,共識別監裝貨物500余批;在智慧價格風控模塊,共實行商品價格參數比對14萬余次、預警800余次;在偽瞞報風險防控模塊,共識別收匯率、查獲率高的高風險企業9家。
“我們將繼續深入一線調研了解實際需求,不斷開拓創新監管舉措,讓更多‘小買賣’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走向全球大市場。”常熟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