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實現穩中快進,多項主要指標增長有力,經濟向好態勢充分彰顯,實現“開門紅”。
一、主要指標運行情況
(一)工業經濟支撐有力,生產狀況不斷改善
1-3月,全市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101.29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超出蘇州平均4.3個百分點。
從行業增長看,全市規上工業33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產值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達81.8%。累計產值前十行業均實現正增長,1-3月合計產值881.80億元,同比增長11.6%,拉動規上產值增長9.3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5個行業產值累計增速超15%。
從企業規模看,全市大型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30.04億元,同比增長11.7%;中型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27.76億元,同比增長9.5%;小型企業累計實現產值423.17億元,同比增長12.9%;微型企業累計實現產值20.32億元,同比下降6.4%。
(二)有效投入復蘇回暖,工業投資較快增長
1-3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3.96億元,同比增長5.2%。
從行業看,全市工業投資完成64.87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超出蘇州平均2.2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完成58.47億元,同比下降7.2%,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6.89億元,同比下降16.7%。
從項目規模看(不含房地產),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80.02億元,同比增長17.2%,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個百分點;5000萬元以下項目完成投資7.05億元,同比增長33.7%。
從建設性質看(不含房地產),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7.02億元,同比增長163.1%,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7個百分點;結轉項目完成投資80.05億元,同比增長13.0%。
(三)消費活力持續釋放,網絡零售增長強勁
1-3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3.76億元,同比增長16.0%,增速超出蘇州平均5.4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74.65億元,同比增長38.9%。
從消費門類看,限上商品零售額普遍增長,累計零售額前十的商品門類中,文化辦公用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漲幅均超40%,同比分別增長201.7%、108.9%、45.1%、40.6%。
從消費業態看,網絡零售持續發力,1-3月,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零售額達29.91億元,累計增速達128.5%。新能源汽車實現零售額5.02億元,同比增長42.1%,依然保持較高增速。
(四)對外貿易整體回暖,出口增速浮出水面
1-2月,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2.06億美元,同比下降5.7%,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降幅收窄態勢,較去年末收窄5.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23.56億美元,同比增長0.6%,自去年五月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進口額8.50億美元,同比下降19.8%。
(五)財稅收入總體平穩,金融市場保持增長
1-3月,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63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稅收收入61.61億元,同比下降0.9%。三大稅種“一升兩降”,其中,企業所得稅11.91億元,同比增長8.7%;增值稅30.16億元,同比下降9.0%;個人所得稅4.02億元,同比下降5.1%。
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829.62億元,較年初增加376.61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938.39億元,較年初增加230.54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達4855.24億元,較年初增加191.41億元,同比增長7.7%。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比為83.3%。
(六)物價水平略有回落,八大類消費五升三降
1-3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99.2,物價總水平同比下降0.8%。八大類消費價格“五升三降”,漲幅最大的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6.3%,其他依次為其他用品及服務類、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居住類、教育文化娛樂類,漲幅分別為1.5%、1.4%、0.6%、0.3%;交通通信類、食品煙酒類、衣著類價格分別下降3.9%、3.6%、0.7%。
二、經濟運行中的亮點
(一)主要指標位次在蘇州地區領先
今年以來,我市經濟復蘇態勢有力彰顯,生產、消費、投資等多項經濟指標在蘇州大市處于領先。1-3月,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居蘇州十縣(市)區第3位,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居蘇州十縣(市)區第2位,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位次;工業投資累計增速居蘇州十縣(市)區第4位,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位次。
(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生產方面,1-3月,全市“352”產業實現規上產值843.41億元,同比增長12.6%,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76.6%,拉高規上工業產值增長9.5個百分點。其中,全市三大支柱產業合計實現規上產值686.59億元,同比增長11.9%,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為62.3%,拉高規上工業產值增長7.4個百分點。
投入方面,1-3月,工業技改投資完成29.53億元,同比增長33.6%,超出工業投資增速15.1個百分點,占工業投資比重達42.3%,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新興產業投資完成49.26億元,同比增長10.9%,超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7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39.7%,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2.0個百分點。
(三)新入庫企業注入活力
今年以來,我市在扶持規模企業上精準發力,新增企業數量不斷增加,1-3月,全市新增70家“四上”單位。其中:工業單位新增25家,實現產值5.68億元,拉動全市工業產值增長0.5個百分點。批發業單位新增9家,實現銷售額1.99億元,拉動全市限上批發業銷售額增長0.4個百分點。零售業單位新增10家,實現銷售額0.64億元,拉動全市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增長0.7個百分點。服務業單位新增14家,實現營業額1.46億元。
三、當前需關注問題
從當前經濟形勢看,我市發展基本盤總體穩固,發展態勢總體良好,但從市場情況看,下階段發展形勢依然嚴峻。一是外部環境仍顯動蕩。受中東地區戰爭頻發、美國降息推遲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需求不足、不穩的制約猶存。二是主要行業產品價格仍處低位。3月份,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化工、金屬行業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8%和6.0%。此外,我市重點行業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跌,1-3月,規上光伏企業累計產值61.50億元,同比下降20.8%。三是基數壓力明顯增大。其中,二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基數超1200億元,高出一季度基數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二季度基數均超過全年季均基數的16%以上。商品房銷售面積基數仍然高企,1-6月累計基數達96.5萬平方米,占全年基數的64%以上。
四、對策建議
(一)全力穩生產、促消費。以有力舉措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強化政策和服務供給,做強優質企業、壯大產業集群,全力推進工業企業穩生產、拓市場、提質效,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同時,要充分搶抓勞動節、端午節等消費旺季,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大力推進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鼓勵大件商品消費,促進供給與需求緊密結合、動態適配。
(二)切實抓項目、增后勁。注重投資的精準有效,瞄準強基礎、優產業等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圍繞“352”產業布局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緊盯行業“頭部”和細分領域龍頭,精準實施強鏈、補鏈、延鏈招商,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統籌推進項目謀劃招引、落地建設、投產達效工作,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我市產業提質升級,為全市經濟穩健增長接續更大動能。
(三)悉心做監測、強預警。緊盯行業經濟運行發展,壓實壓緊經濟大鎮監測工作要求,聚焦重點板塊、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在行業發展、企業經營、政策施行等重點關鍵環節,做好與統計數據的聯動監測,綜合分析影響指標增長的增量與減量,找準短板和薄弱環節,精準獻策,不斷提高分析預警的前瞻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