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2024年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堅持哪些招生原則?
答:一是堅持“依法、免試、就近入學(園)”;二是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100%,學前教育入園率力爭達100%;三是繼續實施新市民子女積分管理入學政策,調整積分要求,挖掘公辦學校潛力,盡可能釋放更多公辦學位;四是繼續實施“劃區招生、以房入學”政策;五是繼續執行學位供給現行政策〔自2018年1月4日開始,同一合法固定住所每6年認定一個學位;2018年1月4日后取得銷售許可證的新開樓盤,將根據該區域教育布局及學校(幼兒園)資源狀況,統籌安排學校(幼兒園)入學(園)〕;六是繼續執行合法固定住所產權證須在當年度6月30日前取得的政策,同時明確在7月1日至8月31日前取得不動產權證以及在8月31日前已全額付清購房款(房產商已全額收取購房款)且取得不動產“預告登記”證明的,可憑商品房網簽備案合同、全額付款證明材料、不動產“預告登記”材料、購房戶承諾正常履約至取得合法不動產權證(簽字)、樓盤開發公司承諾該套房產不可退房另售(蓋章)等相關材料申請統籌安排入學;七是繼續執行多處合法固定住所中,人均面積低于18平方米的產權房,不作為入學依據的政策;八是堅持幫困助學,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入學。
2.問:今年何時公布城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施教區、城區公辦幼兒園和設服務區的社會辦幼兒園的服務區,以及何時進行現場信息審核確認?
答:(1)5月31日(周五)公布2024年城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施教區、公辦和社會辦幼兒園(設服務區的)服務區。(2)6月22日(周六)至24日(周一),家長在“常熟智慧政務”小程序“入學一件事”線上預報名基礎上進行現場審核確認,未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現場報名審核的統籌安排。學校(幼兒園)僅招收施教區(服務區)內符合當年入學(園)條件的各學段起始年級學生。報名登記結束后學校將進行信息審核,符合條件的發放入學(入園)通知書。
3.問:今年城區新投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幼兒園有哪些?施教區和服務區分別是怎樣劃分的?
答:城區學校(園)施教區(服務區)總體保持穩定,有新開學校(園)的區域適當調整,今年東南街道有新投用1所初中(常清中學啟文校區)、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常熟實驗學校),服務東南街道相關片區。具體劃分見教育局官微發布。
4.問:今年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如何保障學校辦學規模與服務區內入學需求基本均衡?
答:依據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聚焦民生補短板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蘇府〔2020〕55號)關于大學區輻射的精神,繼續完善本市“定向派位、隨機搖號”措施,保障學校辦學規模與服務區內入學需求基本均衡。
一是繼續以“定向派位、單向隨機搖號”實施好以下學校(幼兒園)與相鄰學校學位共享,生源動態平衡。
明日幼兒園向星城幼兒園、向游文幼兒園白龍江以南區域;星湖幼兒園向東南幼兒園、向金倉幼兒園;靜海幼兒園向世茂幼兒園(衡豐幼兒園)區域、向綠地幼兒園黃浦路以南區域;香山幼兒園向昆承幼兒園;衡豐幼兒園向世茂幼兒園。
琴湖小學向昆承小學;公望小學向東南實小、向啟文小學;開元小學向塔前小學楓林路以南區域。
外國語初中向游文中學白龍江以南區域。
“定向派位、單向隨機搖號”是指學校除了本施教區(服務區)外,根據當年度教育資源實際,向周邊相鄰學校共享學位,通過家長自愿選擇的臨時性柔性分流措施,實現學校辦學規模與服務區內入學需求基本均衡。具體操作為:在當年度招生政策發布之日起,根據當年度政策,相鄰學校施教區(服務區)的新生可在本學區學校(幼兒園)和派位學校(幼兒園)中選擇一所預約報名,若派位學校(幼兒園)預約報名人數超過定向派位數,采取隨機搖號方式確定入學對象。
二是繼續以“定向派位、雙向隨機搖號”實施好以下學校(幼兒園)生源平衡分流。
世茂二?。ǔP佬W)向世茂實小黃河路以南區域;實驗小學向塔前小學楓林路以北區域;石梅小學向塔前小學楓林路以南區域;公望小學向昆承小學白茆塘以南區域;實驗小學清暉分校向綠地實??;開元小學向虞園小學耿涇塘以東、長蓮涇以南區域。
實驗中學清暉校區向常熟老街區域,向實驗中學昭文校區三環路以外、通港路以北區域。
“定向派位、雙向隨機搖號”是指相關學校當年度生源遠超其招生規模,通過此辦法在相鄰學校之間實施剛性分流,實現學校辦學規模與服務區內入學需求基本均衡。具體操作為:在招生政策發布之日起,大規模學校指定區域內的新生可在本學區學校和派位學校中選擇一所預約報名,若派位學校預約報名人數超過或不足定向派位數,采取隨機搖號方式確定入學對象;若本學區學校預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規模,也采取隨機搖號方式確定分流至派位學校的對象。
是否需要進行隨機搖號及實施辦法待現場報名確認后視實際情況另行公布。
5.問:引進人才等特殊對象隨遷子女入學有什么政策?
答:①領軍型創業創新人才、高層次緊缺人才、外商投資企業和市外投資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符合新動能產業目錄清單企業核心中層管理人才或核心技術人才、市級納稅百強企業、畝均稅收50強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以及我市入選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的外來高級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骨干、軍轉干部以及港澳臺商人員的子女入學按引進人才子女入學相關文件精神,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優先保障其享受學前及義務教育階段優質教育。②各板塊所屬重點企業外來高級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骨干,其子女的入(轉)學需求,由企業所在板塊審定后報教育局統籌安排至城區定點吸納優質學校;其他員工子女的入(轉)學,由企業所在板塊審核通過后在板塊內統籌安排。③直播電商企業中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其子女的入(轉)學,可參照市級高層次人才執行,由市級統籌;符合條件的核心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干人才,其子女的入(轉)學,由企業所在板塊審定后報教育局統籌安排至城區定點吸納優質學校;其他員工子女的入(轉)學,由企業所在板塊審核通過后在板塊內統籌安排。
6.問:新市民子女積分入學怎么實施,有沒有調整?
答:新市民子女積分入學按《常熟市新市民隨遷子女積分入學管理辦法》(常教規〔2024〕1號)文件執行。今年3月初已公布開放學校和服務區域,將于7月上旬公布公辦學校釋放學位數和新市民積分排名。根據隨遷子女入學“兩為主,兩納入”的原則,2024年繼續開展積分入學優化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將申請人員界定為在本市區域內合法居住且在本市區域內無自有產權住宅房屋或自有產權房屋不符合以房入學條件的對象。二是將申請時間調整為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三是參照《蘇州市區義務教育階段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積分入學管理辦法》附件“蘇州市區積分入學計分標準及分值表”,將涉及區域范圍的計分項目由蘇州市區調整為常熟市區域內(如參保情況、居住年限、住房公積金、投資納稅、志愿服務、無償獻血、個人捐贈、見義勇為、從事艱苦行業、表彰獎勵等),各項目分值與蘇州市區保持一致。同時保留常熟市原有計分標準中的部分項目,如房產情況、造血干細胞采樣、獲得常熟市委、市政府及蘇州市部委辦局表彰獎勵或者授予榮譽稱號的、獲得鎮(街道)黨(工)委、政府(辦事處)及市部委辦局表彰獎勵或授予榮譽稱號的、人才情況以及新市民子女素質發展情況,另外還增設了黨員管理計分項目。四是對未進入積分入學準入名單的新市民子女,由各鎮(街道)統籌安排,力爭應入盡入。
7.問:實驗中學學區生源數量呈持續增長態勢,教育部門和學校采取什么辦法保障學生入學?
答:為應對當前實驗中學施教區日趨增長的就讀需求,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2024年秋季學期起,實驗中學實施“一校三區”辦學模式。即清暉、湘江、崇文三個校區,實行總校長負責制,統籌各校區領導力量,教師均衡調配,初一新生統一編班序號,學生均為實驗中學學籍,實現三個校區辦學質量均衡。清暉校區施教區初一新生安排在清暉校區就讀至畢業。湘江校區施教區和崇文校區施教區初一新生安排在湘江校區就讀。目前湘江校區最大開班數為40個班,崇文校區最大開班數為75個班。湘江校區現有初一40個班今年秋季學期全部升入崇文校區,2025年初一升初二時崇文校區最大承載量為35個班。存在以下兩種情況:(1)今年新生不超40個班。在招生時明確,新生升初二時超出崇文校區最大承載量(35個班)班數,初一分班時采用“先自主選擇后搖號”(即湘江、崇文校區施教區內新生可先自主報名,視報名情況進行雙向搖號,如超出需搖出,則面向已自主報名新生搖號;如不足需搖入,則面向長江路以北區域新生搖號)產生班級,升初二時整建制(教師團隊不變)到清暉校區就讀至畢業。其余35個班升初二到崇文校區就讀至畢業。(2)今年新生超40個班。超出班數初一直接安排至清暉校區就讀至畢業,采用“先自主選擇后搖號”(同上)方式產生。在招生時明確,因2025年升初二時崇文校區最大承載量為35個班,初一分班時在40個班中通過“先自主選擇后搖號”(同上)方式產生5個班,升初二時整建制(教師團隊不變)到清暉校區就讀至畢業。其余35個班升初二到崇文校區就讀至畢業。
8.問:今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政策總的原則是什么?進行了哪些調整和改革?
答:今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結合上級要求和本市實際,總體保持穩定,繼續彰顯公平、公正、公開。進行一項改革和五項調整。
一項改革:
第二階段網上市場化招生錄取方式改為填報志愿錄取。
五項調整:
1.放大公辦普通高中辦學規模。除省市中外,其他六校各增擴兩班。八所高中每班擴容2人。
2.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公民辦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增加兩個百分點。
3.放大民辦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招生規模。新增蘇常外國語學校普高招生計劃200名。新增民辦常熟市文谷職業技術學校,2024年秋季計劃招收學生550名(含綜合高中班200名)。
4.優化部分公辦普通高中生源結構。王淦昌高中、尚湖高中在第二階段招生時,各設2個強化班,各招100名。海虞高中在第二階段招生時,新增2個強化班,招生100名。
5.調整指標生分配計劃。王淦昌高中指標生招生計劃,由原來的50%,提高到60%。
9.問:今年高中段學校具體招生計劃如何安排?
答:今年全市中考報名11743名。
高中段學校計劃招收新生11743名,初升高比例達100%。其中普通高中計劃招收8231名(含綜合高中班)。
職業類(含高職)計劃招收新生3512名,其中本市職校招生計劃3435名。
10.問:中招工作各類招生日程是怎樣安排的?
答:省中、市中強基英才班已提前錄取。其余招生計劃均采取志愿填報招生的方式錄取,分三個階段進行。(本市填報志愿時間:6月24日-27日)。
第一階段:
幼師,省中、市中、外國語學校、滸浦高中、梅李高中、尚湖高中、王淦昌高中指標生。
第二階段:
公辦:普通高中剩余招生計劃、職校綜合高中班(職教高考)招生計劃、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計劃。
民辦:常熟市倫華高級中學、常熟康橋學校、常熟世華高級中學(中外合作辦學)、蘇常外國語學校招生計劃。錄取方式:在本市民辦學校招生平臺上錄取。與公辦高中同步招生。
第三階段:五年制高職計劃、部省屬中專計劃;中高職“3+3”分段培養項目、中專、技工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