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月,季節交替變換時,是各種呼吸道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本月也恰值開學季,要重點關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百日咳以及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關注度★★★★
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自6月底以來,我國新冠疫情呈現回升態勢。本輪流行的病毒感染后癥狀與之前的新冠病毒毒株相同,病毒毒力和致死率沒有明顯變化,主要臨床表現為咽干、咽痛、咳嗽、發熱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等。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高齡老人,應保持警惕,一旦出現上述癥狀,要及時就醫治療,防止重癥發生。
預防措施:
1.每日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有發熱、發燒癥狀,立即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2.各級各類學校及幼托機構每日需做好體溫檢測,乘坐交通工具、長途旅行或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時,需要佩戴口罩,并遵從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
3.注意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手、多消毒。
流行性感冒
關注度★★★
疾病科普: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而噴出的霧滴,經空氣傳播給他人,也可通過接觸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而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體弱多病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現肺炎等并發癥。
防控建議:
1.市民要做好防寒保暖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2.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環境。
3.要勤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一旦出現流感樣癥狀及時就診,流感病人要做好隔離,隔離時間為退熱后2天。
5.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推薦6月齡至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為優先接種對象。
水痘
關注度★★★
疾病科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經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表現為全身發作的瘙癢性皮疹、紅斑或皰疹,孕婦、新生兒、青少年、成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感染。水痘病毒通常在感染后的14-16天后開始出現身體虛弱、發熱、食欲下降、頭痛、咳嗽、咽喉腫痛等表現,在此后1-2天患者的皮膚通常開始出現水痘皮疹。發熱后1到2天,通常會形成各種不同階段的皮損,包括水皰、水皰破裂和結痂、消退。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10天左右自愈。
防控建議:
1.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與急性期水痘病人接觸。
3.水痘患兒應避免外出,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4.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及時接種水痘疫苗可有效減少水痘發生。
百日咳
關注度★★★
疾病科普: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程可遷延數個月左右,故稱“百日咳”。本病傳染性很強,常引起流行。百日咳患者、隱性感染者以及帶菌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5歲以下小兒易感性最高。患兒的年齡越小,病情越重,可因并發肺炎、腦病而死亡,近三十年來,由于菌苗的廣泛接種,我國百日咳的流行已大大減少,發病率、病死率亦明顯降低。目前百日咳的流行模式已由嬰幼兒之間傳播轉變為成人和青少年之間、成人和青少年向嬰幼兒傳播的模式。
防控建議:
1.百日咳是嚴重影響嬰幼兒健康的傳染病,但又是可用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對易感兒童及時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提高并保持高水平接種率是預防百日咳最基本的免疫策略。因此要教育家長及時帶嬰幼兒到所在地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2.百日咳病人隔離至痙咳后30天,接觸者觀察21天。人是百日咳桿菌的唯一天然宿主,傳染是通過與百日咳患者的接觸而傳播,因此,流行期間少出門,不到公共場所活動,減少感染的機會。
9月份開學后校園人群聚集性增加,極易導致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學校和家長要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及時增減衣服、注意飲食衛生和健康起居。在開學前一周,調整孩子的飲食搭配,讓孩子提前適應開學的節奏,在心理上和身體上做好開學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