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高氣爽,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傳染病逐漸進入秋冬季發病高峰。又逢國慶黃金周,探親訪友、外出旅游、參加婚慶等集體聚餐活動較多,極易出現胃腸道傳染病。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注意預防流行性感冒、水痘、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
關注度★★★★
疾病科普: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噴出的霧滴,經空氣傳播給他人,也可通過接觸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而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體弱多病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現肺炎等并發癥。
預防措施:
1.市民要做好防寒保暖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2.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環境。
3.要勤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一旦出現流感樣癥狀及時就診,流感病人要做好隔離,隔離時間為退熱后2天。
5.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推薦6月齡至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為優先接種對象。
水痘
關注度★★★★
疾病科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經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表現為全身發作的瘙癢性皮疹、紅斑或皰疹,孕婦、新生兒、青少年、成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感染。水痘病毒通常在感染后的14-16天后開始出現身體虛弱、發熱、食欲下降、頭痛、咳嗽、咽喉腫痛等表現,在此后1-2天患者的皮膚通常開始出現水痘皮疹。發熱后1到2天,通常會形成各種不同階段的皮損,包括水皰、水皰破裂和結痂、消退。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若處理不當,會并發肺炎、腦炎等嚴重疾病。
預防措施:
1.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與急性期水痘病人接觸。
3.水痘患兒應避免外出,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4.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預防水痘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及時接種水痘疫苗可有效減少水痘發生。為進一步控制學校水痘疫情,在學齡期兒童中建立有效免疫屏障,2024年7月-2025年3月期間,我省正在對7-12歲兒童開展水痘疫苗的免費補種,未接種滿2劑次水痘疫苗的適齡兒童均可在居住地轄區兒童預防接種單位進行補種。
病毒感染性腹瀉
關注度★★★
疾病科普: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病毒感染性腹瀉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寒冷季節呈現高發。一般情況下病毒感染后的潛伏期較短,多在24-48小時內發病,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
防控建議:
1.注意飲水、飲食衛生。
2.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學校、托幼機構、企業等集體單位要做好晨、午檢,發現有學生、員工或食堂工作人員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上報,并做好患者隔離,待癥狀完全消失72個小時后方可上班(學)。
4.對病人的吐瀉物要立即進行規范的消毒處理。另外,處理病人嘔吐物或者排泄物時,一定要戴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后要立即徹底洗干凈手,其他無關人員須遠離,不得圍觀。
近期全球登革熱高發,我國周邊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登革熱疫情和去年同期比較,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十月國慶長假,人員流動大幅增加,提醒廣大市民在歡度節日的同時,特別是前往有登革熱疫情地區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員,應做好做足個人防護,如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蚊帳、驅蚊劑等。在登革熱流行區旅行結束后14天內,如出現發熱、皮膚潮紅、肌肉、骨骼疼痛等癥狀時,應盡早就醫治療,并向醫生說明旅行史、蚊蟲叮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