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醫療保障的范圍也進一步擴大,但并不是所有的費用都可以通過醫保來報銷。哪些可以報銷?哪些不能報銷?什么情況可以報銷多一點?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什么情況報銷比例可以更高一點?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醫保三大目錄”的相關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醫保“三大目錄”包括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用耗材目錄。
劃重點:這里有三個要點,分別是“參保人員”(有生效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處于正常參保狀態中);“定點醫療機構”(在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就醫行為)和“醫保三大目錄”(屬于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用耗材目錄范圍內)。
具體報銷比例與這些因素有關:
1.參保群眾參保性質(職工醫保、居民醫保);
2.藥品分類(甲類、乙類);
3.就診醫院的醫院等級(三級、二級、一級及以下);
4.就診形式(住院、門診);
5.除此之外,還與患者是否涉及慢特病病種、雙通道等待遇有關。
二、哪些情況醫保不予報銷?
1.在非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不予報銷除緊急救治和搶救外,到非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門診或住院就醫的,醫保基金按規定不予支付。
2.在非選定醫療機構門診就醫不予報銷除緊急救治和搶救外,參保人員未經轉診到非選定醫療機構門診就醫,醫保基金按規定不予支付。
3.醫保目錄以外的內容不予報銷參保人員在醫院發生的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醫用耗材目錄范圍之外的相關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4.體育健身、養生保健消費、健康體檢不予報銷非疾病治療項目屬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范圍,那么不管是體育健身、健康體檢,還是養生保健,都不屬于治療范疇,所以不予支付。
5.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不予報銷在工作中發生事故,被認定為工傷的,由社會保險中的工傷保險予以報銷,醫保不再重復報銷。
6.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不予報銷參保人員由第三方原因發生人身傷害而產生的醫療費用,應當由第三人承擔,醫保不予報銷。
7.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不予報銷由一些政府的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的公益性的服務,主要是一些預防/控制疾病的服務,比如一類疫苗接種、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這些基本是由國家來支付,所以醫保就不報銷了。
8.在境外就醫的不予報銷境外就醫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是不予報銷的。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目前港澳臺還屬于境外。
三、有哪些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小竅門?
1.小病優先考慮社區醫院。如果是常見病和多發病之類的小病,選擇就近社區醫院就診更省錢,因為一般社區醫院的起付線更低、報銷比例更高。同樣的病癥,在社區醫院可能能夠報銷90%,在三甲醫院可能只能報銷60%-70%。
2.門診特定病種須通過審核確認。參保人員享受門特待遇須經定點醫療機構確診,選定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作為本人就診醫療機構。既往已確診的參保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可根據既往化驗單、診斷書等予以審核確認。通過審核確認后,參保人在門診治療該病可以享受門診特定病種醫保報銷待遇。
3.記得選擇定點醫院就醫。在很多城市,只有去定點醫院才能報銷。如果你在非急救和搶救的情況下,去非定點醫院看病,醫保就不予報銷。所以,建議選擇離家近的基層醫療機構就醫,這樣既方便又省錢哦!
4.盡量使用醫保藥品目錄內的藥品。使用醫保藥品目錄內的藥品才能按規定報銷,如果你就醫使用的藥品在醫保藥品目錄內有替代品種的藥品,盡量使用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智慧醫保】-【綜合查詢】-【目錄查詢】)。
5.異地就醫記得先備案。異地就醫最好是先備案、后就醫。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可享醫保直接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