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業務經辦工作,將待遇發放工作抓緊抓實抓細,全力保障我市43.96萬參保人員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確保待遇發放率100%。
一、個性提醒,靠前解決退休審核問題針對退休到齡人員打造“退休全事項智辦預警”場景,通過大數據整合臨近退休人員名單,對參保單位、參保個人、經辦機構分別設置個性化提醒內容,提前一個月主動推送到齡提醒、核對繳費、政策咨詢等信息。疫情期間,平均每月為1500余名預退休人員提供精準提醒服務,有效將異地繳費轉移、檔案材料缺失等問題的處理周期前置,確保及時完成到齡人員退休審批、待遇核定,按時足額享受待遇。
二、服務下沉,實現服務群體一個不落持續開展“社保快辦”行動,有效順暢退役軍人退休業務辦理流程。打通與市檔案館業務壁壘,將退役軍人檔案查詢權限下放至各鄉鎮,退役軍人可直接至戶籍地鄉鎮(街道)查詢《應征公民入伍登記表》《退伍軍人登記表》《退伍證》等軍齡資料,進行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無需往返市鎮跑腿,減少疫情防控期間人員流動。目前我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業務等40多項社保業務可在街道(鄉鎮)申請,實現了社保服務“零距離”。建立健全長期待遇領取人員的個人基本信息動態維護機制,及時掌握其生存和流動狀況,推進人臉識別自助認證優先、信息交互比對靜默認證互補、人社基層平臺工作人員上門認證兜底相結合的認證方式,保障認證方式便捷、待遇發放順暢。
三、兩線作戰,確保服務不斷檔、待遇有落實為避免疫情管控、隔離等因素造成的工作不暢,市人社部門堅持“兩線作戰”,在下沉一線防疫的同時,加班加點保發放。專題研究部署保發放工作進展,提前謀劃測算各項待遇撥付計劃,加強與財政、稅務部門的溝通協調,資金下發后強化對代發銀行的監督,確保各項待遇發放“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差一天”。一季度,我市按時足額精準發放企保養老待遇、遺屬待遇21.86億元,發放103.65萬人次;發放居保定期待遇、一次性待遇1.19億元,發放22.80萬人次;發放工傷保險各類待遇8088萬元,發放4675人次,充分發揮社保基金保障功能,兜牢民生底線,實現疫情防控期間各項社保業務經辦服務不斷檔、各項待遇落實不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