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實施機關黨建“托舉工程”,今年以來,市人社局堅持以服務企業用工需求為導向,以促進企業發展為大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綜合運用“加減乘除”法,為企業發展提質增力,為共建街道賦能提勁。
“加”大招聘力度,延伸用工保障服務網
搭建“本地+赴外+網絡”三位一體的招聘平臺,在開展線下招聘專場基礎上,拓展和優化招聘渠道,利用各種途徑開展招聘服務活動,多途徑提升服務質效。7月初,重點在琴川街道開展“怦然‘薪’動‘職’等你來——夏季人才招聘夜市”活動,通過“夜市”和“直播帶崗”的招聘新模式,結合轄區企業提供的優質崗位,更好地滿足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需求,為供求雙方對接提供“快車道”。現場參會企業48家,招聘崗位1000個,到場1000余人次,觀看直播達1200人次。
“減”輕用工負擔,推出惠企穩崗新舉措
全力推動階段性緩繳社保費政策落地見效,對5個特困行業、17類擴圍行業及中小微企業中經營困難的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截至9月上旬,我市已有39家企業享受社保費緩繳政策,惠及978名參保人員,預計緩繳金額997.87萬元。同時,聚焦共建街道企業用工、招才引才等需求,通過開展行業座談會、開辟網上招聘信息公益發布渠道、組織重點用工企業赴外參加現場招聘活動和勞務交流等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精準匹配人力資源解決企業用工需求。
“乘”倍提升效能,構建用工保障“立交橋”
落實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定期走訪、人社專員全程跟蹤的工作模式,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百強企業、骨干企業用工摸底調查。深入開展用工指導,加強和共建街道重點企業的緊密聯系,形成工作合力,構建“人社局-街道-企業”互聯互通的用工保障“立交橋”。上線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綜合柜員制業務經辦模式,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務,努力構建“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
掃“除”發展障礙,推進職業技能提質增效
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通過企業職工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等方式,增強共建街道企業職工技能水平,掃除企業發展的瓶頸和障礙。開展常熟市企業首席技師、名師帶高徒活動評選和推薦,樹立榜樣標桿,開展技能大師工作室、公共實訓基地評選和推薦,強化載體建設。開展重點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幫扶,“線上+線下”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崗位推薦等就業援助服務。截至8月底,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3926人,新增企業新型學徒制517人。
下階段,市人社局將持續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激發用工活力,積聚紅色動能,與共建街道共同為建設更高品質“江南福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