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底,市人社部門已建成蘇州市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2家,常熟市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8家,著力打造一批門類全、技術優、廣開放、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
一是因地制宜規劃,借力院校資源。全面摸底當前常熟發展急需的技能人才類型,依托常熟理工學院、常熟職教中心、常熟高新園中等專業學校、常熟市濱江職業教育學校等院校的軟硬件資源,提高實訓基地建設水平,形成全方位產學研格局。目前已圍繞我市院校資源,建成蘇州數控技術公共實訓基地、蘇州(常熟)汽車服務工程技術公共實訓基地、常熟市服裝專業實訓基地、常熟市中餐烹飪實訓基地、常熟市維修電工實訓基地、常熟市機械加工實訓基地,近年來取得國賽一等獎6項,省賽一等獎16項,省級以上獎項近60人次的佳績。
二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落實政府獎補扶持。將企業作為實訓基地建設重點,促進培訓資源的集約化,在各個行業多點開花建設載體。推廣“送教進企業、送教下車間”的學習形式,推行車間+教室互動教學,發揮企業導師和院校指導教師的優勢,形成“企業新型學徒制”全面推開之勢,賦能我市“智改數轉”技能培養工作。對認定的市級實訓基地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符合條件即可申報蘇州市級、省級、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
三是科學指導管理,功能定位疊加。建立健全行業技術專家和職業培訓專家隊伍,建立運行效果評估制度,依托行業協會,做好基地立項、建設和管理工作。2021年常熟市新增4家制造型企業公共實訓基地,每年開展不少于十個工種的全市職業技能競賽,各類萬名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技能狀元大賽等規模較大的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訓大力拓寬高技能人才成才渠道。組織實訓基地對外服務,參與新職業工種開發以及技能人才評價工作,進一步拓展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