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再度聚焦常熟技能培訓“定制化”服務,讓求職者和企業崗位精準匹配,實現“崗薪雙優”。
在常熟的一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剛入職一個多月的小伙和佳琦已經熟練掌握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規范。而之所以能這么快上手,要歸功于他在常熟市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接受了三個多月的“定制化”培訓。據悉,他所在的班組共有十多人,都是他的“同學”。
針對企業用工需求,在實訓中心內可接受“定制化”培訓,工業視覺、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學員們學的都是熱門產業的新技能,跟企業的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
常熟市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位于常熟虞山高新技術開發區大連路,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總投資1億元,設備總投入超4000余萬元。中心內實訓裝備超300臺套,其中智能制造實訓設備230余臺套、新能源實訓設備60余臺套、數字化展示體驗設備10臺套;建有1.7萬平方米實訓大樓,另外建有5.3萬平方米食宿樓,共計7棟宿舍和1棟食堂等配套設施,可以同時容納5000人開展培訓。
為更好解決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實訓中心已經與遼寧理工、成都工學院、西華大學等全國380多所高校開展校企合作,每年將穩定輸入8000~10000名學員到實訓中心培訓,聯合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能人才。實訓中心通過大數據中心,實現高技能數字化人才的培養,精準匹配企業用人需求。從人才招聘、培訓培養、實習上崗、優質就業、技能再提升、學歷再提升等各環節不斷豐富人才標簽,實現職業發展全周期的人才“數字化”。
作為全省占地規模最大、鏈接資源最多、實訓裝備最先進的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常熟市現代產業技能實訓中心去年11月啟用,短短三個月,已開展各項技能培訓9場次、完成培訓237人近年來,常熟搶抓時代發展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深化科技創新與先進制造融合發展,緊扣現代產業體系布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圍繞技能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各個環節,多策并用全方位為加快建設“江南福地”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7萬人,高技能人才總數達10.8萬人,技能人才各項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運用“雙導師結對”模式提供扎實的授課培訓,不少學生已經進入常熟企業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