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插水稻是我市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其育秧模式對水稻惡苗病發生極為有利,同時部分地區水稻干尖線蟲病發生較重。水稻種子處理是經濟、簡便、高效控制水稻種傳病害及前期病蟲危害的有效手段,也是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增效的重要措施。各地農業部門要加大宣傳發動,做好水稻種子處理技術指導,確保所有水稻種子按要求全面做好藥劑處理,力爭做到一戶不漏。
一、農業措施
因地制宜選用優質抗病良種,在水稻種子浸種前,抓住晴好天氣,進行曬種和風選,去雜去劣,減少菌源,提高種子的發芽勢、發芽率。
二、種子處理
1.藥劑浸種:用12%氟啶·戊·殺螟可分散粉劑800倍液浸種,即70克藥劑兌水110斤,浸稻種80斤,浸種48小時。浸后不需淘洗,直接播種或催短芽播種。
2.藥劑拌種:水稻惡苗病重發的區域和品種,可選擇拌種處理,拌種方法: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300毫升藥劑兌水4斤拌200斤種子,先配好藥液再進行拌種包衣,在陰涼處自然晾干后直接播種。
三、注意事項
1.浸種務必要二次稀釋配置好藥液,再投入稻種。稻種與藥液要充分攪拌,藥液需浸沒稻種,不得整袋浸種。
2.要配準濃度,不得隨意增加、減少水量或延長、縮短浸種時間。
3.浸種需蔽光處理,避免室外高溫強光,造成藥效下降,影響正常發芽。
4.浸種量小的農戶,可先按比例配好藥液,適量選用,多余藥液倒掉。分批育秧浸種時切忌廢液再利用,以防藥劑濃度下降和病菌再污染。
5.催芽時不得用稻草墊底或覆蓋,以免感染秸稈所帶病菌。
6.注意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浸種或拌種的殘夜需無害化處理,以防人畜、水生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