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期是菌核病、蚜蟲等多種病蟲發生危害的主要時期,也是開展藥劑防治的關鍵階段。油菜菌核病、蚜蟲一般發生年份,對油菜產量損失在10%以上,大發生年份產量損失達30%以上。受上年遲播、冬季降水偏少等因素影響,弱苗比例偏高,油菜抗病抗逆性差,要切實科學打好以菌核病為主的油菜花期病蟲害防治總體戰,夯實糧油豐產豐收基礎。
一、病蟲趨勢分析
1、菌核病
根據品種、田間菌源和油菜花期天氣狀況分析,預計今年本市油菜菌核病為中等局部偏重發生趨勢。一是抗病性不強,全市油菜種植以滬油16、油研等為主,品種較多,但普遍對菌核病抗性不強;二是田間菌源充足,近年來本市油菜菌核病偏重發生,田間殘留菌核較多,極易引起發病。各站點3月15日調查,菌核病平均葉病株率0.33%,略低于往年同期病株率1.50%。隨著氣溫回升,近期葉病株率將進一步上升;三是氣候有利發病,3月中下旬氣候多變,氣溫回升,遇到降雨天氣有利于病菌侵染發病。
2、油菜蚜蟲
油菜蚜蟲繁殖力強,在油菜結莢期易爆發危害,防治上稍有疏忽,必將嚴重受害,對油菜產量品質影響很大。目前田間蚜量低于常年同期,站點3月15日調查,平均有蚜株率25.3%,百株蚜量213.5頭(歷年同期有蚜株率28.08%,百株蚜量508.95頭)。隨著氣溫的上升,油菜蚜蟲將進入快速增殖期,預計今年油菜蚜蟲為中等局部偏重的發生年份。
二、防治意見
1、防治要求:各地要抓住油菜盛花初期(即主莖開花株率達80%左右),主動出擊,全面用藥防治。長勢好、歷年病重的油菜田塊,隔7天用第二次藥,以確保防效。
2、防治方法:每畝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50克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兌水50公斤小機噴霧或兌水150公斤大機噴霧。第二次用藥應繼續使用上述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