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常用除草劑抗藥性水平上升、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因素影響,近年來稻田草害呈上升趨勢,總體呈現種類多、數量大、為害重的特點。各地務必高度重視,堅持“綜合防控、安全高效、治早治小、科學用藥”的原則,應用“農業措施為基礎、土壤封閉為重點、莖葉處理為補充”的綜合控草措施,根據不同播栽方式,分類指導,科學用藥,有效控制稻田雜草危害,保障水稻生產安全。
一、生態控草
強化周年控草理念,實施適時收種,推廣深耕深翻技術,抓好田間管理,發揮生態控草作用,增強水稻苗期競爭力,減輕后期化學除草壓力。一是精選稻種,去除混雜在稻種中的雜草種子。二是阻隔網撈,有條件的地區,可在進水口安置尼龍紗網攔截雜草種子,整地深翻后田間灌水至水層10-15厘米,待雜草種子漂浮聚集后網撈水面種子,減少田間草種數量。三是農事調控,提高田面作業質量,進行周期性深翻,提高土地平整質量,減少田間高低落差,利于建立淺水層發揮除草劑藥效;通過合理肥水運籌等措施,創造不利于雜草出苗和生長的生態環境,營造“苗欺草”的良好農田生態,促進水稻壯苗健苗;騰茬早的田塊,可在播栽前上水誘發雜草提早出苗,通過機械耕翻等措施滅草。常年重草田塊通過合理輪作換茬,種植大豆、玉米等旱地作物,降低稗屬雜草、千金子等雜草發生基數,降低重草田比例。直播稻種植區域,通過種植結構調整,改直播稻為機插秧等方式減輕雜草稻發生程度。
二、機插稻田化除
“一封”可根據生產實際采取栽前封閉或栽后封閉。
栽前封閉。可在移栽前2-3天,上水耙田后每畝50%丙草胺水乳劑133ml(或24%吡嘧·丙噁可分散油懸浮劑25ml(直播田禁用)或41%氟噻草胺懸浮劑10ml)兌水噴施,并保持水層2-3天。
栽后封閉。在水稻移栽后2-3天,每畝用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100克,拌肥或細泥10公斤撒施。用藥時田間要有1寸左右水層,保水3-4天,同時用藥田要做好平水缺,防止遇深水淹心葉而產生藥害。常年鴨舌草嚴重田塊,可再加10%吡嘧磺隆可濕粉20克(2包)或10%芐嘧磺隆可濕粉10克。
“二封”對于保水性、平整度不佳,或往年雜草基數高的田塊,宜采用兩次封閉處理。
栽前封閉的二封掌握在移栽后5-7天、栽后封閉的二封掌握在移栽后10天左右結合分蘗肥,每畝用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100克拌肥撒施,保水3-4天。
三、直播稻田化除
“一封”在催芽播種的基礎上,掌握在播種后2-3天用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保水性能差的田塊可使用30%芐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二封”在水稻3葉期(播后14-15天)建立水層時,用10%芐·丁微粒劑500克或20%芐·丁微粒劑250克拌化肥或細泥10公斤撒施,保水3-4天。
四、稻田中期化除
針對部分中期雜草發生仍嚴重的田塊,要做好中期化除工作。時間掌握在移栽或直播后20天左右,第一次脫水擱田前。根據田間雜草生長情況,在2.5-3.5葉用藥。
莖葉處理藥劑應根據田間草相來確定,以千金子為主的田塊每畝用10%氰氟草酯(千金)乳油50毫升;稗草、莎草等混生的田塊可每畝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乳油60毫升或10%噁唑酰草胺(韓秋好)乳油120毫升或噁唑·氰氟(稻青青)乳油200毫升或五氟·氰氟等;以闊葉草和莎草為主的田塊每畝用46%二甲·滅草松水劑75毫升。當雜草葉齡4葉以上時應適當增加用藥量。草齡較大防治困難的田塊每畝可用3%氯氟吡啶酯(靈斯科)乳油50毫升。
以上藥種每畝兌水40公斤小機噴霧,用藥時田間應排干水,藥后2-3天正常水漿管理。
五、注意事項
1.化除時田面必須平整,開好田間溝畦,防止積水影響出苗和造成藥害。
2.直播稻田水稻種子一定要做到催芽播種。
3.為確保防治效果,必須嚴格掌握用藥時間和水層管理,封閉處理保水時間長短直接影響除草效果。
4.任何未經試驗、示范的除草劑,一律不得推廣使用。
5.稻麥草害綜合治理示范區應至少選用一種生態控草措施,化學除草以土壤封閉處理為重點。
6.科學用藥,按照農藥標簽規范用藥,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用量,以免影響效果或產生藥害。
7.注意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