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副熱帶高壓提前進入長江中下游地區,蘇錫常地區預計在6月底7月初左右出梅,比往年提前了近十天。出梅意味著高溫天氣將隨之而來,這對蟹池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應對今年出梅提前、高溫天氣提前到來的挑戰,以下技術要點需特別關注。
一、水位調控
盡量選擇在后半夜至凌晨低溫時段緩慢向池塘加水,每隔2-3天加水一次,為避免大量加水引起河蟹應激,加水量應控制在≤10公分。加水時養殖戶應提前檢測外來水源,確保水源指標氨氮、亞硝酸鹽在正常范圍內。
二、水質調控
pH值穩定在8.0-9.5,在范圍之外應及時用生石灰或生物酸調節防止河蟹中毒;水體由于高溫、殘餌等影響,塘內微生物群落不穩定,應根據自身情況定期使用光合細菌、芽孢桿菌分解有機廢物,降低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定期施用氧化型底改,防止底泥發黑產生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
三、餌料投喂
高溫期間開始減少投喂量,以植物性餌料玉米為主,顆粒飼料為輔,盡量不投喂冰鮮魚及動物內臟,以免引發腸炎;投喂時間可適當延后(一般下午6點后),投喂區域應全池潑灑,其中水草通道可加大投飼量,2小時內吃完為宜。拌食過程中添加VC多糖、乳酸菌及蝦青素,可提升河蟹免疫力與抗應激能力。
四、病害防控
高溫期河蟹病害以防為主,定期少量多次潑灑碘制劑,減少水體中的致病菌。若前期出現腸炎現象,可拌服黃芪多糖、大蒜素、氟苯尼考等藥物預防。加強巡塘管理,發現死蟹及時撈出并做無害化處理,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