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數字“經脈”,拓寬農業發展新大道。圍繞“品牌稻麥、綠色果蔬、特色水產”三大主導產業,增強生產環節信息技術應用與智能農機裝備改造提升,全市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74.45%,常熟三次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深入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常客隆“家易樂”項目被省商務廳列為生鮮農產品直供社區示范工程并在全市各社區全面推廣。二是推動數字“造血”,激活鄉村產業新動能。首創“惠農1路”運“蔬”直通車,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服務渠道,創新智慧菜場、網訂店取等“新零售”配送模式,全市農業電子商務線上銷售額達55.99億元。暢通消費者下鄉引流渠道,探索“互聯網+”鄉村旅游,實現“千村千面”。蔣巷村獲評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銅官山村獲評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三是豐富數字“大腦”,創新鄉村治理新模式。構建智慧三農大腦,聚焦要素數據歸集,以“124+N”為整體架構開展數字農業農村建設。推進城鄉網絡一體化發展,實現行政村5G網絡全覆蓋、鄉鎮物流服務網點全覆蓋。建設全流程監督預警體系,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累計建成蘇州市智慧農村3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