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送原則
1、增強針對性原則。根據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常熟市委市政府、科技部門重點、難點和熱點工作,及時總結反映工作成效和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
2、提高時效性原則。嚴格把握重大信息報送時限,注重平時對相關信息基礎資料的積累,盡量縮短信息在收集、整理、加工、傳送等環節上滯留的時間,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捕捉上報各類政務信息。
3、力求可讀性原則。信息的基本要素力求齊全,盡可能反映出信息核心內容、特色亮點和思想內涵。注重文字積累,用鮮活的形式反映客觀事實,用簡短篇幅承載豐富內容。
4、注重調研性原則。對本地區、本部門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新舉措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努力做到有情況、有分析、有預測、有建議。
二、報送重點
科技局的政務在信息工作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為主線,在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為重要抓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人才強市、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載體,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優化配置創新要素,著力改善創新環境等方面來做工作。
主要工作任務目標:
一是科技創新載體方面。緊緊追蹤科技前沿,高度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研發、高端產業培育、公共服務、生活配套和高品質生態空間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創業載體,例如大學科技園、科創園建立健全,產業技術研究院、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高端人才創業平臺等工作信息。
二是實施創新型鄉鎮建設工程方面信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圍繞鄉鎮特色、主導產業,支持提升一批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完善產業創新平臺支撐體系,加快推進軟件、高端裝備制造等科技產業園建設,做強做大太陽能光伏、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省級科技產業園,爭創國家特色產業基地,將各類科技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市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促進鄉鎮轉型發展。
三是圍繞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大力實施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圍繞高性能特種纖維、汽車及零部件、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制定產業重點領域技術指引,明確技術創新路徑,共建研發平臺,合作攻克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引進科研成果和創新人才團隊,推進產業轉型發展。
四是推動科技鎮長團工作,切實強化創新要素、政策要素向企業集聚,大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信息。
五是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方面。以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種模式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共建企業創新崗、企業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引導企業開展創新研發,更多地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攻關任務。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工作,大力發展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六是在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引領發展,推動高新區轉型升級、爭先進位、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對創新發展的貢獻度方面。
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建設工程方面。以提高人民生活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主線,大力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重點圍繞節能減排與資源環境、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等領域,分步啟動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科技支撐示范工程。深化村企掛鉤工作,著力探索科技支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體系,圍繞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大力創建以“新知識普及、新技術示范、新產品應用”為主要內容的科技社區、科技超市,不斷完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讓科技惠及百姓民生。爭創國家級可持續發展示范區。
八是圍繞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工作,加強
機關黨員隊伍建設、爭創“效率型、責任型、學習型、服務型、廉政型”五型機關、深化“效能黨建”、開展“科技創新、引領未來”服務品牌等相關工作的信息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