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報送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常熟市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內容,不斷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現將常熟市財政局(國資辦)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總結如下:
一、統籌協調,堅持信息公開渠道多樣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充分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堅持主要領導督辦、分管領導審核、財政局辦公室牽頭各業務科室的工作機制,有力推動財政信息公開工作開展。市財政局堅持財政信息公開渠道多樣,通過“中國常熟”網站、“常熟財政”信息簡報兩大陣地,積極向財政部、江蘇省財政廳、蘇州市財政局網站、簡報進行信息報送,利用常熟日報、常熟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公開財政信息,形成點面結合的格局。今年,通過“中國常熟”門戶網站公開財政信息220條,包括財政預決算、專項支出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專項資金管理清單目錄等信息共71條,在常熟日報刊登了以全市財政工作會議為內容的財政專版,增強了財政信息的影響力。
二、透明規范,堅持信息公開內容全面
2017年,常熟市財政局認真研究、貫徹落實《常熟市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內容,全面公開財政信息,做到范圍廣、內容實。一是加強預算和決算的信息公開。根據《常熟市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公開主體和職責、內容、方式和時間、監督管理等要求,在往年公開方案基礎上,不斷細化公開要求。強化“中國常熟”網站的“政府財政預決算”和“部門財政預決算”兩個專欄的技術支撐,保證政府、部門預決算信息,包括專項資金分配信息、預算績效信息及資產信息等內容,全部在專欄內公開,方便公眾查閱。二是加強“三公”經費信息公開。市財政局及時公開“三公經費”預算總數,分項說明“三公”經費明細,在政府預決算公開中,將“三公”經費作為獨立公開內容,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每季度要求市級各部門報送“三公”經費執行情況,內容細化到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公務接待情況,還將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行政支出納入統計范疇,倒逼各部門嚴格控制行政成本。三是加強財政收支信息公開。積極加強和國稅、地稅部門的溝通,定期召開財稅分析會,每月定期在“中國常熟”門戶網站上公開上月財政收支情況,公開內容包括了當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同比增幅,累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同比增幅,累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數、累計增幅。四是加強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市財政局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同步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在公開預決算信息時,同步公開政府采購項目預算。五是加強會計之窗欄目建設。今年,“會計之窗”欄目遷移到“中國常熟”門戶網站中,繼續發揮作用,及時發布會計法規制度、會計人員及各類考試信息,進行政策宣傳,為廣大會計人員和單位提供綜合性會計服務。六是做好規范性文件和部門文件的公開工作。2017年主動公開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共7條,全部在“中國常熟”門戶網站上公開,部門重要文件如常熟市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常熟市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常熟市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指導目錄等內容一并公開,接受全社會監督。
三、高效快捷,堅持信息公開時效性強
市財政局秉持信息時效性原則,及時公開財政信息。2017年除了涉密部門和涉密項目外,市級部門預算于2月14日前在“中國常熟”網站上全部公開到位,2016年市級部門決算于8月25日前公開,部門資產的試點公開含在部門決算中,于8月25日隨部門決算一并公開,績效目標的試點公開也于2月14日前進行公開。2017年,省財政廳啟動預決算信息省統一平臺公開工作,市財政局根據省廳要求,積極部署工作,10月20日前完成預決算公開遷移工作。
按照上級要求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及時反饋信息公開申請,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今年,通過12345便民服務中心平臺和“中國常熟”網站“投訴咨詢”欄目,第一時間回復公眾咨詢73次,做到及時答疑解惑,增加互動交流。
2018年,市財政局將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將預決算、“三公”經費、財政收支等公開內容繼續細化,充分借助“中國常熟”門戶網站的平臺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做到范圍全面、內容詳實、渠道多樣和回復及時,力爭財政信息公開規范化、高效化,使市財政局信息公開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