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國土局認真貫徹落實《常熟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方案》(常政辦發〔2018〕135號)要求,著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不斷提升政務公開的質量和實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做好信息發布工作
一是及時發布最新國土資源信息。充分利用“江蘇省政務服務網”“江蘇土地市場網”“中國常熟”政府門戶網站、“常熟國土資源”門戶網站和“常熟國土”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各類便民公示、公告、工作動態新聞和專題信息2438條,微信公眾號推送各類信息79篇。積極參與“政風行風熱線”“午間風法治會客廳”等節目,依托媒體平臺回答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二是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根據《常熟市國土資源局“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監管制度》規定,在今年 4月份、10月份兩次開展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抽出32名執法人員,分成16個檢查組,抽取被查對象32個。經實地檢查,所有抽查對象均未發現違法違規土地利用行為,并按要求將抽查結果在網站對外進行公示。
三是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召開提案人見面會,充分聽取提案人的真實意思表達,反復溝通協商,積極辦理解決。年內,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件、政協委員提案計1件,及時將落實情況進行反饋,辦結率為100%。并按照要求將辦理結果向社會公開。
二、抓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一是做好重點信息公開。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最新要求,扎實做好部門預決算工作,及時在網上進行公開。做好社會關注度高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公開土地市場專題信息397條,其中“招拍掛”信息202條,其他公示、公告195條;公開征地專題信息共計140條,其中批復信息21條,征地告知書63條,征地土地公告28條,安置補償方案公告28條。
二是做好依申請信息公開工作。堅持及時、便民、準確的原則,認真開展依申請信息公開答復工作。年內辦理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41件。全部申請均按時按要求答復,按時答復率100%,未發生因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三是全面推行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注重做好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咨詢、論證、聽證等工作。邀請法律顧問全程參與國土資源重大行政決策,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事前咨詢論證、事中審查把關和事后監督救濟的作用。在集體土地征收等方面認真落實聽證制度,依法組織征地聽證3次。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前,通過向社會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并科學開展重大行政決策的風險性論證和評估工作。
三、規范網上辦事服務
一是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公布落實了公共服務事項清單、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清單;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落實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和限時辦結制度,完善了“行政審批事項服務指南”,并在局大廳和網上及時進行更新;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梳理排查各類證明事項。對政務服務“一張網”權力事項進一步梳理,我局共涉及20項事項,確定了不見面和最多1次見面事項19項,依托省智慧政務平臺,實現業務網上辦理,讓群眾辦事少進門、少跑路、少折騰。
二是擴大網上辦事服務范圍。升級不動產登記網上辦理模式,拓展信息共享利用,升級原不動產登記網上預審為線上登記申請。深度融合交易、納稅、登記信息,進一步深化網簽系統、金稅系統、不動產登記系統、智慧政務服務平臺的信息共享,實現線上填報信息、上傳影像資料,后臺受理審核,現場面簽、核對材料及繳費,當場打證發證。
四、提升政務服務公開質量和實效
一是推行一號咨詢服務。升級啟用全省統一不動產登記服務熱線96510,設立咨詢服務坐席,讓群眾“少跑路、不見面”,享受更加高效便捷準確的咨詢服務。
二是推動部門數據共享。不動產登記中心增加與教育局的數據接口,便利教育系統學生入學報名。開通與民政局的數據共享,在辦理繼承等不動產登記業務時,可通過接口的方式查詢有關人員的婚姻狀況信息。
三是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不動產登記和稅務窗口進一步融合,由兩個部門工作人員協同辦理轉為一人辦理不動產登記與稅務收件受理,提高集成程度,促進提速增效。將不動產登記檔案室的查詢窗口統一整合到政務服務中心,免去了群眾兩頭跑。設立綜合窗口,受理純不動產登記業務。除針對法院、開發商以及非公證繼承轉移等復雜業務外,窗口工作人員可以通辦不動產登記。整合權籍調查受理到綜合窗口,實現全部業務收件一窗通辦。
四是擴大改革措施社會知曉度。在“常熟不動產登記中心”微信公眾號上及時公開“3540”改革中的最新舉措。例如:在高新區、碧溪新區、海虞鎮等7個板塊便民服務中心增設受理點;開展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有線電視過戶聯動辦理,二手房過戶時可以一并進行水、電、氣、有線電視過戶;推行“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在中行、農行、建行、農商行設立的服務點辦理貸款的同時,可以一并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等創新措施均第一時間在微信公眾號上向社會發布,讓辦證企業、群眾知曉,讓他們盡快享受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