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常熟市2023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
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2024年7月23日在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
各位組成人員:
受市政府委托,現就常熟市2023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匯報如下,請予審議。
2023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建設更高品質“江南福地”目標任務,大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落地見效。
——推進財政收入穩定提高。動態監測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稅收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和板塊對接重點工程項目的建筑施工企業,穩固重點稅源。深入產業園一線開展調查研究,重點分析全市40家已建成工業產業園運營情況,努力夯實財政收入基礎。
——促進科創制造加速融合。支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推動加快數字化轉型。2023年下達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8994萬元,1家企業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4家企業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創歷史新高。
——推動民生事業取得實效。2023年,民生支出224.50億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82%。發放穩崗返企補貼1.16億元。實施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27個,概算總投資15.96億元,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持續做好債務風險防范。落實年度債務化解方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嚴格落實平臺壓降與經營性債務管控,圍繞融資平臺壓降目標,累計壓降比例超50%。加強市鎮聯動,合力推動5個板塊實現債務風險等級優化。
——審計監督工作成效明顯。積極構建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一年來,促進落實整改問題金額9.12億元,制定完善制度35項,移送紀委監委線索7條,移送主管部門線索1條。上年度同級審工作報告指出的32個方面62個具體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一、市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市審計局對2023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個別資金下達不夠及時。一是2023年21133.86萬元代編預算未按要求在當年6月30日前下達。二是水環境區域補償、水質達標獎勵1387.99萬元等上級轉移支付指標未及時分解下達。
(二)財政績效評價不夠規范。2018年至2022年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資金、生態環保專項資金部分績效評價指標的評分方式不符合設定評價標準。
(三)存量資金統籌不夠及時。2022年蘇州下達的重大基礎設施補助資金15872.20萬元至審計日未及時收回統籌使用。
(四)財務報表編制不夠嚴謹。一是項目概算13739.35萬元的沃爾瑪東側綠地公園等園林綠化設施未辦理資產入賬手續,政府財務報告中市政基礎設施資產編報不完整。二是市本級政府財務報告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報數據編報口徑存在差異,如:“應付及預收款”科目政府財務報告數較國有資產年報數小18233.29萬元。
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市審計局對全市309個部門預算單位的財政指標數據、國庫集中支付數據、非稅數據和部門決算數據等進行了分析,對14個主管部門進行了現場審計,并延伸審計下屬單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預算管理不夠規范。一是2個單位4個項目年初預算編制不合理,年初預算執行率低于70%或高于300%。二是7個單位未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用途列支費用,涉及費用3.33萬元。三是2個單位在下級單位列支費用4.77萬元。
(二)財務管理不夠嚴格。3個單位往來款長期掛賬未處理,共計2060.60萬元。
(三)采購管理不夠到位。3個單位采購印刷服務、電子設備和辦公用品未執行框架協議采購,涉及費用13.72萬元。
(四)資金支付不夠及時。1個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支付省級非遺傳承人非物質文化保護專項資金7.80萬元。
三、派出機構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根據派出機構輪審計劃安排,市審計局今年對虞山街道和琴川街道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財政管理方面
1.預算收支管理不規范。2023年,虞山街道、琴川街道分別有1980.57萬元、240.83萬元非稅收入未及時上繳入庫,同時,分別有797.02萬元、348.38萬元支出未納入預算管理。
2.年初預算編制不精準。2023年,琴川街道“文明創建與文明實踐經費”、“宣傳文體工作經費”等項目年初預算編制不精準,年中項目間反復多次調整。
(二)資產管理方面
1.資產租入審核不嚴。2021年虞山街道租入長江路某房產擬裝修后用作社區用房,但因事前對房屋的產權和質量審核不嚴格,導致裝修中止無法正常投用。
2.資產管理不夠規范。虞山林場對外投資238.59萬元未在長期股權投資賬面體現;資產租賃收益63.02萬元逾期未及時收回。
(三)采購管理方面
1.采購制度執行不到位。2023年虞山街道有5個限額以上采購項目未按規定程序實施政府采購,涉及合同總金額585.97萬元。
2.采購招標把關不嚴。虞山街道部分購買服務項目招標條件設置不合理;少數項目主觀評審因素分值比例超過50%;違規將勞務用工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琴川街道戶外廣告綜合整治服務項目招標過程中未審核發現無效投標情形,實際投標人不足3家。
3.合同履約管理不到位。虞山街道在步道設計、標牌采購安裝合同中未明確相關違約責任;2021年虞山街道組織開發的“新時代文明鄰里中心服務云平臺”,項目開發費用17.50萬元,建成后未進行驗收。
4.拆違項目審核不嚴。虞山街道2023年綜合執法局拆違項目評審規則設置不合理,造成項目實際結算費用虛高;拆違工程簽證車輛臺班與實際不符;違反合同約定多結算施工單位管理人員費用1.20萬元。琴川街道拆違項目工程量簽證資料中,存在不同日期現場拆違整治照片為同一天同一事件、未按實際使用車輛結算費用等問題。
四、重點民生資金和重大項目審計情況
(一)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設備采購及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
根據江蘇省審計廳計劃安排,市審計局對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二院”)和常熟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五院”)2家醫院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藥品和醫用耗材設備采購政策未嚴格落實。二院45種義齒耗材未經遴選進入供應目錄并實施采購,三年采購金額133.93萬元。
2.部分醫用設備管理不規范。五院價值61萬元的受贈醫用設備未按規定入賬;五院疫情期間配備的價值354.80萬元的CT等設備目前處于閑置狀態。
3.藥品和醫用耗材使用管理程序不規范。二院對手術室一次性電刀使用和睡眠呼吸障礙檢查等處方數據進行統計,未按處方統計的規定履行報備程序。五院部分手術記錄未寫明使用的高值耗材的規格、型號、數量,部分病歷、耗材使用登記單未粘貼高值耗材的產品條形碼,不利于追蹤溯源。
(二)常熟市政府購買公交服務實施情況專項審計調查
根據年度計劃安排,市審計局對常熟市常運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運公交”)和常熟市城鄉公交客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鄉公交”)公交運營情況進行了審計。
績效分析結果表明:2021年至2023年,我市各級財政總計投入126953.30萬元,公交服務水平得到保障,政策惠民實效顯著。但是,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市民出行方式多樣化沖擊、產業結構調整等帶來公交乘車人數大幅下降,總客流量由2019年的8877.40萬人次減少至2023年的3886.51萬人次,下降56.22%。審計發現,公交公司人員成本持續上漲,管理人員和后勤人員占比偏高,票價優惠政策不斷疊加,城鄉干線階梯票價施行缺乏設備保障,票價持續多年偏低,公交車型不夠優化,部分氫能源車線路設置未考慮加氫站布點。上述因素導致我市公交公司經營壓力不斷增大,對財政依賴度不斷提高。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公交線網布局未及時根據形勢變化調整。部分途徑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線路,未隨企業搬遷而調減;城鄉、城市公交線路存在一定程度重合,導致部分線路空駛現象嚴重。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常運公交和城鄉公交均未建立包車業務管理制度,其中常運公交包車業務無統計臺賬。
3.采購制度執行不到位。常運公交硬幣清分服務和物業管理合同金額分別為82.50萬元/年、141.60萬元/年,超過限額標準,未按照公司內控制度執行采購程序。
(三)常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
根據年度計劃安排,市審計局重點審計調查了垃圾分類相關政策和制度執行情況,重點延伸了董浜、梅李等鄉鎮。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環衛有償服務收費管理不到位。一是市環境衛生管理處收費底數不全。二是2個單位環衛有償服務合同到期后未及時續簽合同,合計金額46.58萬元。
2.鄉鎮有機、廚余垃圾處理設施使用率偏低。審計抽查發現,2個鎮有機垃圾處理站實際使用率僅為6.3%和51.9%,地磅計量數據未接入終端。1個鎮有機垃圾處理站實際已停用,未向市城管局報備審批。
(四)常熟市城市經營投資有限公司2019年以來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情況審計
根據年度計劃安排,市審計局對常熟市城市經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投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工程管理、資產管理等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現場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一是城投公司下屬子公司常熟市恒翔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翔公司”)使用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存在漏洞,同一監理在不同工地的考勤時間幾乎完全一致。二是恒翔公司考核處罰執行不到位,2家單位應處罰未處罰。
2.資產管理不到位。一是城投公司下屬子公司常熟市美綠工程有限公司苗木資產底數不清,苗木移植、處理過程資料不全,且未辦理相關報備手續。二是城投公司下屬子公司常熟市盛通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常熟市路燈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原材料出入庫記錄與實際情況不符,原材料出入庫制度執行不到位。
3.建設單位管理存在漏洞。一是昆承片區水域調整大浜河整治工程缺少計劃工期延期手續。二是南部新城北區水系整治工程(標段二)合同中鋼材、水泥、黃沙等材料調差約定與招標文件不一致,多計61.08萬元。
4.中介單位履職質量不高。13個工程標段存在結算審計單位審核不嚴、工程量計算錯誤或單價調整錯誤等情況。
五、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
(一)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情況
結合2023年7月以來實施的行政事業單位審計項目,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方面,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資產未及時入賬。8個單位的信息系統等資產未及時入賬,涉及金額3738.85萬元。
2.資產日常管理不規范。1個單位接受實物捐贈資產及上級下撥物資未建立資產管理臺賬;1個單位出借土地到期后,未及時續簽合同或收回土地。
3.資產處置不夠規范。1個單位待報廢資產130.82萬元長期未清理,報廢資產殘值收益80.34萬元上繳財政后未在賬面反映;1個單位報廢車輛未見報廢審批手續。
4.資產收益未及時清繳。1個單位因疫情等原因未能按合同約定及時清算并收繳資產經營收益。
(二)企業國有資產審計情況
結合2023年7月以來實施的常熟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媒集團”)、江蘇江南商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集團”)審計項目,在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方面,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內控制度建立和執行不到位。傳媒集團在工程建設管理、物資管理、公務用車管理等方面未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部分單一來源采購依據不充分。江南集團執行招議標制度不嚴,下屬國際飯店以詢價方式采購工作服,詢價對象不足3家。
2.資產管理不到位。傳媒集團部分資產出租未通過公開拍租;另有租金8.78萬元收繳不及時。江南集團有772.43萬元租金未及時收繳到位。
3.工程建設管理不規范。傳媒集團西區南樓玻璃幕墻修繕項目建安工程投資審定價超概算51.50萬元,未辦理補充備案手續。
4.投資風險管控不到位。江南集團年度投資管理分析報告僅體現項目財務數據,未有對項目現狀、風險以及對策等綜合分析內容,無法發揮后續管理作用。
(三)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
根據蘇州市審計局授權,市審計局對海虞鎮自然資源資產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自然資源資產監管不到位。一是望虞村4.5畝基本農田被廢棄物堆放占用。二是肖橋村19.17畝水稻、小麥復種區未種植糧食作物。三是2020年批準臨時使用的4宗土地期滿已超1年,仍未完成土地復墾,也未辦理延期手續。
六、審計建議
(一)深化財政預算改革,推動財政管理提質增效。壓實財政預算管理主體責任,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加強專項資金管理,落實預算績效管理的監督指導責任,切實增強預算約束,提高績效管理的監督實效。強化財政資源統籌,及時分解下達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積極盤活財政各類存量資金。
(二)加強采購項目管理,提高項目資金使用績效。切實履行主管部門對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的主體責任,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規范制定政府采購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履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相關規定。落實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對合同履約驗收的主體責任,推進項目管理精細化、規范化。
(三)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切實發揮資產、資源效用。完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落實定期清查盤點制度,規范國有資產處置行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強化對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監督,盤活用好存量資產。嚴格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推動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長效監管機制。
本報告反映的是此次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對這些問題,市審計局按照程序征求了被審計單位意見,出具了審計報告、審計移送書。各單位正在積極落實整改,其中部分問題已整改完成,下一步市審計局將認真跟蹤督促,并在年內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全面整改情況。
各位組成人員,我們將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依法嚴格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真抓實干、開拓奮進,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常熟新實踐、加快建設更高品質“江南福地”貢獻審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