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常熟市人社局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法治人社建設,發揮法治引領作用,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用信息化手段賦能治理現代化,為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1、創新法治工作機制。調整加強政策法規科室職能和人員力量。將人力資源機構審批年檢、人力資源行業協會管理、統籌人社業務信息化、人社高質量指標考核等工作職能進一步整合至政策法規部門,充分發揮法治機構統攬協調和審核把關作用。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建立局系統法治人才庫。聘任公職律師4名,引入新天倫政府法律顧問團隊,重點科室、單位普遍建立法制審核員制度,落實行政行為合法性自查自審制度。法律顧問團隊全面參與局系統規范性文件論證、機關合同審核和機關事業單位勞動人事爭議法律風險防范有關工作。對全市人社領域綜合執法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和執法能力考核,建立人社領域綜合執法資格考評測試專業題庫。
2、建立審管聯動機制。出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行政許可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實施方案,打造多維度“審管聯動”體系。一是推動數字化,啟用人力資源機構信息化管理系統。從許可準入開始對從業機構實施“全生命”周期數據化管理,動態維護人員信息、實時監測執業資格人員持證參保情況。今年4月至今,共有153家機構在疫情防控排查中登記各類務工人員信息28382人,全市287家機構全流程依托平臺完成年度信用等級評分工作。二是嚴把入口關,實施審管聯動工作機制。嚴格落實200萬注冊資本實繳,從業人員數量和資質等要求,對勞務派遣經營面積不少于100平米,機構經營場所性質以商用為主,具備使用人力資源機構信息管理系統設施設備等明確行政指導要求。截至目前全市機構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208家,勞務派遣許可267家,持有雙證單位190家。審批窗口與執法部門通過本地信息化系統實時共享機構名錄,高效推送現場執法檢查與結果反饋。
3、強化市場信用監管。一是實施人力資源機構積分制管理制度。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對A級單位設置優先列入誠信、骨干企業評定等獎勵措施,對C級單位設置限制享受優惠政策等懲戒措施。設定12項“一票否決”指標,對有平臺瞞報漏報人員信息、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拒不配合政府部門積極妥善處置矛盾糾紛等嚴重失信行為的機構依法依規啟動市場主體淘汰退出機制。二是發布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自律公約。發揮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自治功能,抵制“高額返費”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促進行業守法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
4、推進市場“利劍行動”。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常態化開展監督管理。出臺全市清理整頓非法人力資源機構專項行動方案。通過大數據比對,梳理排查702家未取得行政許可但經營范圍涉人力資源服務的機構名錄,圍繞“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工作思路,做到分類處置、精準施策,力爭實現“發現一家、登記一家、檢查一家、治理一家”的整治效果。今年以來開展集中整治行動5次,出動檢查人員106人次,檢查職業中介機構50家,取締關停7家無證無照非法機構,對12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共計85.5萬元。
5、打造普法“云課堂”。推出“利劍行動”普法系列提示,加強新修改《職業教育法》重點解讀。向社會公布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假外包真派遣”等典型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案例。聯合常熟電視臺《春來茶館》節目,推出“勞動監察在線”系列普法節目。加強社會保險法治宣傳,創新開展“社保虞你”云課堂。采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模式,為特色行業、新興產業、重點人群量身定制宣傳內容,播出6期直播課及2期微視頻,觀看點擊近6萬人次。針對企業及個人需求編印《全民參保手冊》,同步發行電子書,首發即有超4500人領用查看。
6、辦好法治惠民實事。將社保擴面專項行動納入市級法治民生實事項目。由市政府出臺《常熟市社會保障“擴面提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一是擴面有廣度。全面實施“多證合一”參保登記制度,緊盯新辦企業開戶,跟蹤跟緊新企業注冊、新項目開工等關鍵節點,新增單位開戶1872家,新開戶在職人數6535人。全面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戶籍限制,今年上半年新增非本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3959人。鼓勵支持新業態企業及其合作商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新增外來人員參保14469人,率先在全省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險試點探索,目前已參保600余人,與工傷保險形成良性互補,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二是提基有深度。充分依托省人社一體化平臺,努力打通與大數據、公安、民政、行政審批、醫保、稅務等數據定期比對通道,共享企業、人員信息,掌握行業和參?;厩闆r,對疑似未按實足額申報繳費基數的3827家用人單位發函告知、短信提醒,穩步夯實繳費基數。積極整合社會保險監察執法資源,建立社會保險經辦與勞動保障監察協作機制,加大對未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發生工傷事故情況的排查力度,將192家疑似未全員參保企業的信息推送至屬地處理,推進企業應保盡保。加強社?;肆Χ龋瑢Ψ钦⒈p員等單位開展精準稽核,有針對性地動員引導參保。截至目前,常熟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職繳費人數54.75萬人,平均繳費基數5099元,同比增加991元,同比增幅24.12%。
7、數據賦能法治建設。建設人力資源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構建“職通常熟”就業用工服務品牌,以數字化手段實現職工來常入職、企業招工錄用在線登記、閉環管理。個人端與用工企業端、人力資源機構端和人社行政部門端四鏈融合,嵌入員工管理、智能執法、法規解讀、在線維權、法制講堂等綜合管理服務功能,提升企業信息化、規范化用工水平。目前,人力資源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創新工程部分子系統架構初步完善并已上線投入社會治理實踐實戰,有效發揮了人社部門在參與統籌疫情防控、履行人社主責主業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8、加強法治綜合監督。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法治智庫作用,全年審查機關合同20多份,辦理公平競爭審查、文件合法性自審自查及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報告共計18件,出具法律審查意見11份,參與重大疑難案件法律風險論證10起以上。全年發生工傷行政復議案件13件,行政訴訟案件29件(工傷28件),其中一審18件,二審11件,再審審查0件,除6件在審、當事人撤訴6件外,均維持行政行為。全年辦理依申請信息公開案件1起,無行政爭議發生。履行法定程序完成起草、論證、審查《常熟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施細則》市級規范性文件1件。
9、深化綜合柜員制改革。發揮各板塊為民服務中心資源優勢,將26項社保業務延伸至各鄉鎮、街道。啟動“社銀合作”,靈活就業人員參停保登記、證明打印等14項高頻社保業務可在銀行基層網點就近辦理,打造“零距離”人社服務。完善適應新業態的網上服務渠道,全市已有105項社保業務實現網辦,網辦率97.22%。2022年6月1日起,全面啟用《職工退休養老證》電子證照,退休人員無需另行提供業務材料,只要登錄“江蘇智慧人社”手機APP即可一鍵領用。通過手機“亮證”,退休人員可聯動辦理其他退休相關事項,實現了社保業務“觸手可及”。從涉及老年群眾的高頻服務事項著手,充分發揮人社數智經辦優勢,通過核酸檢測等共享數據信息,助力全市99%退休人員完成靜默認證。
2023年工作計劃:
1、推進法治人社建設數字化工作。加快常熟市人力資源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發布運行“職通常熟”線上求職招聘平臺,提供全流程閉環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機制,推進精準化服務和精細化管理,努力實現智慧仲裁、智能監察、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數字化等綜合性、創新型治理功能目標,提升人社領域治理現代化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加強人力資源領域審管聯動執法機制。完善許可信息共享和雙向推送流程,加強對人力資源領域新進許可機構的聯動監管,加強與市場監督、稅務和公安網信等部門的執法合作,對抽逃注冊資本,瞞報職工人數,發布虛假網絡招聘信息等加強違法查處案例警示。完善全鏈條全領域人力資源行業綜合監管方案,在機構信用評價、年檢年審、評先創優、補貼獎勵等日常管理活動中進一步創新工作舉措,提高監管效能,重視發揮行業協會自律監督作用,推進人力資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3、打造以“社保虞你---云課堂”為亮點的人社法規政策業務“菜單式”培訓線上陣地。深入推進人社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加快人社線上普法教育平臺搭建,向公眾提供在線直播和錄屏點播參與人社法治普法活動,廣泛宣傳人社法律法規政策,利用云平臺進行政策熱點解讀、發布典型案例和開設法律風險防范指導及職工權益維護等普法實踐,打造24小時“不打烊”人社普法公益課堂。
4、加強對賦權鄉鎮行政執法案卷質量評查。聯合司法局、行政審批局,對下放權力事項承辦部門的執法案卷開展質量評查,重點對人社行政許可事項加強指導評查,嚴格落實告知承諾制辦理事項的閉環管理,提高鄉鎮街道人社許可事項的辦件質量和合規性,切實防范監管履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