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依法治市的決策部署,圍繞“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深化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優化農業農村營商環境,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加大涉農普法宣傳教育,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今年以來,我局組織開展現總結如下:
一、提高思想站位,重視法治建設工作
1.夯實法治建設工作機制。抓住“關鍵少數”,著力強化對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制的落實,制訂出臺農業農村局領導干部、中層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在局黨委的領導下,今年組織開展局法治建設工作專題會議2次,組織開展黨委中心組學習會6次,結合局月度工作會議,重點聚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內容。同時,科室認真貫徹落實局法治建設組織協調工作,及時傳達落實依法治市委員會工作要求,確保我局法治建設工作深入推進。
2.落實法治建設工作任務。圍繞市2022年度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落到實處。制定了《2022年常熟市農業農村局法治建設、依法行政和普法宣傳工作要點》,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各項工作。
3.提升法治建設工作水平。強化“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意識,改進和完善部門領導班子帶頭學法、中層干部集中學法制度,增強學法的計劃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牽頭組織開展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法》集中學習活動。嚴格落實領導干部法律知識培訓,組織任前法律知識考試,本年度新提拔領導干部,均進行任前法律知識考試。
二、重視制度建設,夯實法治建設基礎
1.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做好國務院和省、市部門不再審批事項的清理、銜接、下放工作。及時梳理權力事項清單,清理調整劃轉職責,健全審批事項負面清單。目前,我局共有行政權力事項479項,其中行政處罰事項296項,其他各類事項183項,并全部通過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對外公示。
2.鞏固“放管服”改革成果。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年初制定下發《2022年常熟市農業農村局“放管服”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開展證明事項清理、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落實上級整改要求。全面做好同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平臺的對接工作,繼續深化“不見面審批”,優化服務流程,壓縮辦理時間90%以上,提高辦事效率。建立健全農業農村局行政審批否決事項清單,辦理相關事項3起。
3.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繼續加強規范性文件日常管理,落實規范性文件的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制度。組織局中層干部開展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培訓,加深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權限、程序、內容、形式等方面認識。全年累計開展各類規范性文件清理2次,對《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獎勵實施辦法》、《常熟市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評定及監測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起草報備,對《關于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池塘)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了實施后評估。
5.全面落實執法制度建設。繼續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審核制度。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執法公示,加強執法人員音像記錄日常監督,保障執法裝備配備,推進農業農村執法信息化建設。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修訂實施,我局制訂出臺了《常熟市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適用規則及高頻處罰事項自由裁量基準(試行)》。本年度,在市級以上平臺公示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信息513條,加強法制審核工作,全年開展法制督導1起,重大行政行為法制審核91起,記錄局黨委重大案件集體討論2次。
6.推進政務信息公開。我局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圍繞打造服務型機關,不斷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加深政府信息公開程度。本年度通過中國常熟,常熟三農微信公眾號、常熟農業農村微博以及其他新媒體累計公開各類政務信息952條,向省級以上行業監管平臺上傳行業監管信息56730條。
7.強化法律顧問保障。進一步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委托法律顧問在處置農村宅基地處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農田承包等信訪事項中提供法律意見書,妥善處理一起政府采購合同中止履行的后續法律程序。
三、強化執法監督,全面履行監管職能
1.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嚴格規范行政執法主體,按照部門“三定”方案,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主體的資格準入制度,落實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編制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清單目錄,現有登記在冊執法人員51名。加強執法能力建設,組織好執法人員核發全國統一執法證的考試工作,加強執法隊伍培訓,組織人員參加上級各類培訓和局組織的培訓,嚴格落實執法人員月度學法制度,公務員季度學法制度。加強案件審核審查,組織開展年中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案卷評審會,邀請公檢法部門以及上級執法單位進行執法指導2次。
2.強化行政執法監管。繼續堅持“雙隨機”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行業監管模式。機構改革調整后,及時調整監管對象信息,“兩庫一清單”監管平臺現有監管對象614家、執法人員51名、執法事項32項。本年度,各單位累計上報組織開展雙隨機執法監管132批次,其中檢查農資生產經營單位58家,農產品生產單位20家,農機合作社9個,水產苗種生產企業5家,水產專業合作社15家,規模養殖場16個,規模診療機構9家。
3.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充分發揮綜合執法優勢,盡職履責不缺位、實干擔當有作為。圍繞重點時節、地區、行業等,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各類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關注鄉村振興、禁漁護江、農產品質量安全、動物衛生防疫、農業安全生產等領域,通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利劍整治”、“農資打假護農”、“四清四無”等專項行動,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756人次,執法車1027車次,執法艇172艇次,立案256件(含簡易案件154件,移交公安4件6人次),罰沒款14.7萬元。
4.完善行政調解工作。繼續暢通信訪投訴渠道,堅持“有訴必接,接訴必復”,耐心、細致、熱情處理各類群眾信訪咨詢,開展生產技術指導。今年共辦理各類“12345”熱線工單318件,其中“寒山聞鐘”68件,省政風熱線1件,本年度未發生一起涉農群體性上訪事件、未發生涉農大范圍生產事故。
四、落實普法宣傳,打造法治建設高地
1.深入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原則,制定了農業農村局普法責任清單,將普法內容、普法任務和工作目標分解到各處室(單位),明確責任人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傳導普法壓力,凝聚普法合力,確保普法活動取得實效。根據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要求,我局制定出臺了《常熟市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及其配套方案。因疫情影響,我局承辦的第四屆全國“憲法進農村”普法宣講活動暫停延期。本年度,我局累計培育示范戶260戶,組織集中培訓1期24課時,組織線上平臺學習1期;現場組織鄉鎮集中學習座談會16次322人次,開展執法人員與示范戶“結對子”活動22起,結對指導示范戶50戶;協同司法局建立全市法治鄉村實訓教育基地1個,舉辦全市“一鎮一品”三農法治文藝匯演2次,組織示范戶集中授牌活動3次。
2.充分利用公共服務過程向農業生產經營者開展普法。督促事業站所在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培訓教育等公共服務過程中,向農業生產經營者宣傳普及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指導其合法生產經營。本年度各站所舉辦“水產品養殖安全指導”、“農資下鄉展示宣傳”、“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與農藥安全使用”等各類普法活動26起;舉辦農機安全培訓17期,發放宣傳操作手冊2621冊;舉辦漁船安全培訓5期,培訓船員204人次;發放長江禁漁倡議書6500余份,精準投送禁漁普法短信40萬條,張貼禁漁海報200余份,沿江新增禁漁宣傳牌20塊。通過在重點水域安裝感應喇叭,在禁漁巡邏車上安裝擴音喇叭,播放語音宣傳長江禁漁普法知識,確保重點人群、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全覆蓋。
3.充分利用行政處罰過程向相對人開展普法。繼續推行以案釋法工作,全年在各級執法平臺上報以案釋法案例24起,堅持把普法融入行政檢查、案件受理、調查取證、案件審理、告知聽證、處罰決定和處罰執行的全過程。同時推廣說理式執法文書,行政處罰決定堅持邏輯嚴謹、釋法充分、說理透徹、淺顯易懂,并告知相對人權利救濟途徑。
4.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平臺開展普法。繼續加強政務網站、農業政務微博、微信、手機短信等新媒體普法平臺建設。注重發揮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法制宣傳中的互補作用,豐富普法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業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本年度積極參與市融媒體法治會客廳節目錄制,以典型案例、典型故事為背景,宣講農業法律法規;推出的鄉村振興普法合唱“鄉村振興在路上”入選江蘇省農業農村普法現場會節目名單。
五、明年工作打算
1.落實部門依法依規辦事。做好我局2023年度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起草報備、定期清理。啟動2023年度規范性文件實施后評估工作,對我局2019-2021年度起草的規范性文件以調查走訪、案例分析、群眾意見征集反饋等形式進行實施后評估。
2.推動部門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繼續推動農業綜合執法改革,重點關注執法人員登記注冊備案、農業執法人員培訓提升、農業執法自由裁量調整、罰沒物品管理監督、農業執法案卷歸檔保存。確保我局綜合執法工作制度落實到位,特別是涉及執法音視頻管理、罰沒品移交登記備案管理、執法案件結案公示等相關制度的落實。加強農業執法案件審核,重點審核案件程序辦理流程、適用法律法規、處罰裁量說明,處罰文書說理;進一步加強案卷的管理,做到及時結案,及時審核存檔;加強案件信息的在執法平臺、雙公示平臺的及時準確錄入。
3.加強部門普法宣傳力度。以“八五”普法規劃為引領,以實施省涉農普法機制創新改革項目為契機,從內控機制、人才隊伍、宣傳陣地、社會資源、文化建設、普法教材等六個方面發力,實施好“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程,召開各級普法工作推進會,組織好各類活動,不斷提升我市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