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應急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常應急[2023]150號
常熟市人民政府:
2023年,市應急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推動全體干部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轉化為厲行法治的強大動力、轉化為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轉化為具體實在的成效亮點,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常熟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現將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責任,全面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
一是強化依法履職。嚴格落實局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法治建設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制定下發《常熟市應急管理系統法治建設專項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及《2023年度常熟應急管理局法治建設工作要點》,對全年的法治工作、依法行政、“八五”普法等目標任務和責任科室進行了詳細分解。建立健全長效學法機制,黨委中心組系統學習了《應急管理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履職管理規定》和《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切實提高了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與江蘇世紀天合律師事務所簽訂了法律顧問合同,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行政處罰、聽證、行政復議、應訴、行政決策等方面的作用,共召開案審會12次審核重大行政處罰案件149件,舉行案件聽證1次,未有復議情況。行政訴訟2件,1件調解,1件勝訴。
二是做好規范性文件管理。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及規范性文件制定實施辦法,依法執行事項報送、公眾參與、公開聽證、專家咨詢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決策程序,堅持科學決策、審慎決策、依法決策。經規范性文件清理及報備,我局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有《常熟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和使用暫行規定》、《常熟市安全生產中介機構考核辦法》、《常熟市安全生產領域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和《常熟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約談實施辦法(試行)》共4件,今年對《常熟市安全生產領域信用管理辦法(試行)》開展實施后評估并根據評估報告結論建議適時修訂。同時,做好各類文件的匯復工作,今年共匯復文件334件。
三是加強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完成三級執法計劃檢查518家,“雙隨機”執法檢查80家,發現隱患1504條,立案205件,處罰金額717.84萬元。制定下發《常熟市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指導案例選編(2023版)》和鎮域綜合執法指導清單,進一步規范鄉鎮安全生產執法工作。同時,規范開展執法監督工作,共開展鄉鎮現場分片督查1次、司法局聯合督查5次、案卷網上巡查及執法季度通報5次,對2件立案超期、1件辦案超期、10件復查超期及18個案卷不規范問題進行通報整改。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共報送并公示行政處罰254件、行政許可54件,法制審核案件345件,所有行政執法案件均實現全過程記錄。深化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改革,配合司法局推進權力回收工作,制定下沉中隊執法制度細則并完成江蘇省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規范化驗收。完成局行政權力事項梳理,共梳理備案行政處罰權力174條、行政給付1條、行政獎勵4條、其他權力8條,配合審批局做好鄉鎮賦權工作,確保權力應放盡放。針對今年柴油列入危化品的情況,積極與公安部門對接,高效處置了浙江舟山捷創石化有限公司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案。
二、合理優化涉企監管措施,著力推動企業營商合規化
一是加強中介管理,助力項目建設不慢。組織成立常熟市安全生產服務行業協會,構建公平競爭、誠實守信、效率高效的市場環境。同時,積極組織行業協會研究新業態、新技術以及各類國家安全生產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強同行業專家的技術交流、先進經驗分享,整合協會內部資源,形成適合本市各行業領域切實可行的標準,為我市化工、冶金、粉塵涉爆、有限空間等各行業提供安全管理指南,提高全市各行業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二是轉變執法手段,實現執法監管不擾。編制常熟市應急管理局涉企合規指南,對15條涉企經營常見違法風險點和8條經營事前服務事項進行了解讀。國家級媒體《中國應急管理報》頭版刊登我市“無人機”助力精準執法“新模式”,市鎮兩級累計投入資金30余萬元,配置11臺執法無人機,突出工業集中區、群租廠房、小型工程及零星作業等安全生產重點領域開展全方位巡查,及時發現和排查動火、高處等危險作業問題隱患,共開展巡查95次,檢查單位(場所)156家,發現問題隱患237余條。“推進專項專人服務 助力粉塵涉爆企業合規生產”案例獲評常熟市第二屆營商環境建設優勝獎。
三是強化科技創新,探索輕微違規不罰。依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的技術儲備及云資源優勢,從監管需求出發由運營商出資建設監管云平臺,通過感知設備、AI視頻、5G通信等技術對企業生產現場進行動態監管,搭建了政府指導、運營商建設、企業安全投入的多級聯動新模式,實現危險區域安全生產的全程動態監管。探索登高作業實時監管措施,通過在企業裝卸貨區安裝視頻智能監控和現場語音提醒等技防手段,第一時間發現違章違規行為并予以糾正,變行政處罰為及時糾錯,全力壓降違規登高作業和違規操作叉車事故,規范落實“一帶一帽”要求,共通過AI視頻識別現場糾錯20077次。充分發揮“常i企”平臺的服務功能,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共開具安全生產合規證明119件,修復企業信用43家。該項工作獲評2023年蘇州市“信易+”優秀場景。
三、多措并舉營造安全氛圍,全力推動普法宣傳專業化
一是持續推進八五普法工作。開展特色主題宣教活動,做好做優“常安·常熟”我市首檔安全生產專題類融媒欄目,繼續開展安全生產執法直播、迎戰高溫“烤”驗直播、政風行風熱線等活動,集中開展“安全生產月”、“全國防災減災日”、“百團進百萬企業千萬員工”、“科普123”助企行動、《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宣傳等活動,采用安全宣傳咨詢、應急預案演練、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宣傳,打造安全生產、消防、森林防火、防災減災、科普、法治等主題宣傳品牌并獲評2023年全省“安全生產月”活動先進單位。常態化做好常熟市安全文化教育體驗館參訪接待工作,通過“開放周”、“安全日”等相結合的方式接待了30批約2000人參觀。運用“常熟應急管理”和公眾視頻號等資源,充分發揮新媒體交互性、貼近性等特點,聚焦燃氣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廣泛宣傳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等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不可逾越的紅線”,“班前班后五分鐘”宣傳片和系列海報、虞小安“課”普安全之防汛課堂、工貿重點領域展架和“八五”普法海報等被各級平臺錄用,不斷增強傳播力和影響力,落實安全生產法治宣傳教育,提高應急管理系統依法治理能力,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二是開展省條例宣講工作。分層次開展《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的宣講,邀請蘇州市應急管理局一級調研員王竟為全局執法人員開展全面解讀;邀請原蘇州市應急管理局三級調研員俞學友赴常熟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常福街道為區內企業開展條例宣講。通過系列活動,加深了監管人員和企業單位對省條例的理解,為企業做好安全監管提供了法律保障。分批購置了《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2023年最新修訂版)2000本分發至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執法人員和企業單位,確保第一時間將最新法律法規傳達至相關人員。將《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和省條例進行比對融合,在微信公眾號上曝光相關違法案例,做好以案釋法工作。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在廣場咨詢、文藝晚會和公交LED屏幕上以小品、短片等形式宣傳省條例,進一步提高了省條例的知曉率和覆蓋面。
三是做好執法人員培訓工作。聯合市總工會、人社局共同舉辦2023年“止傷于初 常安常熟”全市應急管理和勞動保護綜合技能競賽,通過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現場隱患排查、案卷評比、“班前班后五分鐘”微視頻評比、VR可視化場景檢查、無人機非現場執法和應急救援技能等競賽項目比拼,共產生26名標兵和先進個人,3人獲“五一勞動獎章”和“常熟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6個企業班組被授予“常熟市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優秀班組”稱號。聯合蘇州市應急管理技術學院舉辦全市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事故調查業務培訓班,全市應急管理系統100名執法隊員參加培訓,通過安全生產執法檢查要點及常見文書使用、非亡人事故調查處理、執法案例報送及系統使用等方面的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安全生產執法工作規范化水平。
下一步,市應急管理局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法治機構和專業人員隊伍,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持續配合推進鎮域綜合執法改革,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整治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同時,通過崗位練兵、案卷評查、案例分析、執法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能力,為推進全市法治建設貢獻力量。
常熟市應急管理局
2023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