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警醫聯動“快反應”。建立公安、衛健“同時接警、同步出動、快速反應、綠色暢通”的道路交通事故警醫聯動應急救治機制,優化現場救援救治資源調度,完善“120”“110”“報警人”三方通話系統,院前、院內、交警指揮中心均可第一時間掌握紅色預警(危重傷員)事件,最大程度降低人員傷亡損失,“120”與“110”今年已聯動11618例。
二是嚴抓細管“快到達”。制定院前急救醫療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優化電話接聽、調度派車等流程,建立“日常抽檢+月度考評”工作機制,每日抽檢出車時效、院前急救視頻情況,每周巡查救護車及設備情況,每月檢查藥品管理及電子病歷情況,救護車平均出車時間42秒,平均反應時間11分30秒,優于蘇州平均水平,核心質量數據創歷史新高。
三是升級裝備“快處置”。對45輛救護車全部進行5G信息化改造,快速準確將患者生命體征等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到接診醫院,實現院前、院內無縫銜接、數據共享,上車即入院。提高心跳呼吸驟停病人搶救成功率,222臺AED基本覆蓋城鄉公共場所、中小學校、養老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推進AED地圖搭建,年底前新增AED100臺,織密急救“黃金4分鐘”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