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起,我市在城區率先實施“樂齡助餐”項目,構建起“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心助餐點→周邊助餐點→居家老年人”的四級助配餐服務體系。2024年,我市依托市級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于主城區的優勢,建成老年食堂,通過堂食或取送餐方式輻射周邊老年居民及助餐點,縮小餐食配送半徑,有效提升餐食品質。同時,堅持因地制宜、穩妥有序原則,引導鎮級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發揮優勢,建成老年食堂,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堂食、取餐及配送餐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實體化運營老年助餐服務設施73個,其中老年食堂9個、老年助餐點57個、老年餐桌7個,日均服務800余人,累計服務超9萬人次,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助餐服務網絡漸趨完善。
市民政局將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供給質量上下實功,在政策落地上見實效,扎實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因地制宜,拓展助餐服務路徑。對全市各村(社區)低收入老年人家庭以及高齡、獨居、失能等困難老年人家庭開展政策入戶宣傳和需求調研,根據調研情況,以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載體,因地制宜推進老年食堂建設。鼓勵更多社會餐飲店設置老年餐桌,進一步優化完善全市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布點布局,打造“周邊、家邊、身邊”助餐服務網絡。探索鄰里互助、結對幫扶等模式,更好滿足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二是合力共推,健全助餐長效機制。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積極營造敬老愛老孝老的社會氛圍,提升助餐服務社會參與度。暢通配送餐渠道,鼓勵具有資質的集中配送餐單位、快遞企業等參與供餐服務。鼓勵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動黨員干部、低齡健康老年人等力量,積極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同時,鼓勵更多村集體和愛心企業設立慈善老年人助餐服務專項基金,形成多方協同保障機制,織密助餐服務網絡,讓更多老年人充分享受助餐服務帶來的實惠和便利。三是規范管理,持續優化服務供給。依托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做好老年助餐數據收集、分析及監管閉環工作,實現助餐點智能化精準管理,并按標準落實助餐補貼,提升助餐服務智能化管理水平。根據需求調研情況,引導助餐服務企業提供不同品種、價格的套餐,豐富菜品供給,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助餐需求。持續推動助餐服務部門聯動,共同做好助餐場所的房屋、食品、燃氣等安全管理監督工作,確保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