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熟市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抓住“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這個“牛鼻子”,讓鄉村振興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讓農民群眾得實惠、更滿意。一是美化村莊環境“出實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通過“片區化+千村美居”,統籌推進農村道路鋪設、河道清淤、強弱電線路整理等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累計實施各類美麗鄉村3794個、覆蓋全市82%自然村。制定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工作方案,在農路、農村水利等方面推進管護。全省首批開通農村5G基站,實現行政村全部通達。農村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99.6%。二是優化民生服務“辦實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開展鄉村定向師范生、醫學生培養,全市有鄉村全科醫生985人。普惠托育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獲省政府督查激勵。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和醫保服務圈,日間照料中心村(社區)全覆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鎮(街道)全覆蓋。全域推廣“新風禮堂”新模式,為村民舉辦喜宴提供炊灶餐具、司儀服務等,減輕農民人情支出負擔。全市累計建成65個,承辦喜宴超過500場次,為群眾減少支出約1500萬元。三是強化富民增收“求實效”。建設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信息管理系統、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創業創新扶持體系,累計完成部、省、市級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超1萬人次,獲評“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建設42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幫扶困難群眾就業。與揚州大學等院校合作,推進涉農大學生培養,累計培養常熟籍本科生129名、大專生358名。深入實施“百萬收入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常福街道虞美潤農業專業合作社獲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6816元,較上年增長5.7%。